看着有些犹豫的崇祯皇帝,礼部尚书林欲楫感到不妙。
他急忙说道:“现在辽东战事吃紧。微臣建议调卢象升及其新建立的军队,前往辽东与清军作战。以卢大人的实力,绝对能够收复辽东。”
刑部尚书甄淑也同意林欲楫的建议。
薛国观作为内阁首辅,不便立即反驳。倒是张四知出来说话了。他说道:“蓟辽总督洪承畴刚刚接任。马上就换,是不是有些不妥。另外,洪承畴正在谋划反击清军的对策。此时换将,势必会影响计划的事实。”
薛国观也说道:“洪承畴既然已经开始谋划反击了。临阵换将,势必会影响士气。不过可以调卢象升的兵马去增援辽东。”
不仅不让卢象升去辽东,还要将他手下的兵马调过去。
让卢象升继续整顿相关卫所,或者调到辽东,还是防止卢象升拥兵自重,崇祯皇帝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说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鉴于目前的情况,还是让卢象升进京吧。把京营好好整顿整顿。”
崇祯皇帝一锤定音。其他人也无法再反对了。
朝廷这才下令,让卢象升火速进京。
卢象升在路上,就听说了朝廷的这个决定。
他不由地笑了。
王世钦、王世国和侯世禄说得非常对。
干得好,会担心你拥兵自重。干得不好,又认为你能力不行。
整顿京营,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自打土木堡之变,京营的精锐几乎全灭。
后期,于谦重新组建了京营。历朝历代又进行了一番改革。
但是,京营始终没有恢复以前的战斗力。
安排去京营,那就去京营吧。
至于前往辽东,与清军作战。这是卢象升十分期待的。
剿灭了内部的叛军。
大明的外部也是危机四伏。最严重的,就是辽东战局。
可惜,朝廷不让自已去。
不让去,那就不去呗。
加封“少保”,没有封爵,卢象升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对大明有再造之恩的两个人,于谦、张居正,都没有封爵。
自已又何德何能,封爵呢。
卢象升终于来到了京城。
他当即进宫面圣。
崇祯皇帝召见了他。
崇祯皇帝笑着说道:“建斗。剿灭叛军干得漂亮。朕倍感欣慰。”
卢象升回道:“这都是皇上的英明决定。微臣只是执行而已。要论功劳,皇上是首功。兵部的调度,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也是取胜的关键。”
不贪功,不骄傲,还把功劳让给大家。
崇祯皇帝对卢象升的信任,又增加了几分。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此次朝廷准备调你到京营,并且给你加“少保”衔。你有什么想法?”
卢象升事先都知道了,就回道:“微臣谢主隆恩。皇上让臣做什么。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做好。
微臣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京营的缺员,将微臣训练的军队充实进去。
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战力,还可以带动其他士兵。”
崇祯皇帝回道:“此事我会研究的。”
紧接着,崇祯皇帝问道:“建斗。你对辽东局势怎么看?”
卢象升回道:“辽东的关宁锦防线,绝对能抵挡住清军。清军久攻不下,就会想别的办法。
目前咱们知道的就是,清军绕道蒙古,从北边入塞。其实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从辽东半岛的旅顺,渡海进入山东。
微臣在山东时,从新组建的卫所当中,特意安排了一个卫所,将其训练成水军。驻扎在海岛之上,防止清军从海上攻入山东。”
崇祯皇帝听了,夸耀道:“建斗真是考虑得周到呀。”
卢象升自然表示,自已也是在山东时,听了下属的汇报,才有这个担心的。
崇祯皇帝又问道:“洪承畴正在准备在辽东反攻。如果换做是你的话,怎么做?”
在辽东反攻。痴人说梦呢。
曾提出五年平辽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自他以后,没有一个人提出平辽的想法。
洪承畴竟然有了反攻的想法。
在卢象升看来,大明目前并不具备反攻的条件。
无论是兵员、马匹、粮草、辎重、武器装备等都得准备。
野战不占优势,就不要提攻城了。
所以,对于洪承畴的反攻想法,卢象升认为不切合实际。
不过,这个话可不能在崇祯皇帝面前说。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