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部队足够了。微臣可以立军令状。”
卢象升与薛国观这帮人的对话,高低立判。
蔡国用、范复粹表示支持。
陈新甲心里是支持卢象升的。只是碍于薛国观、张四知等人,不敢公开支持罢了。
辽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兵部尚书,自然是难辞其咎。如果卢象升能够力挽狂澜,自已还能有个回旋余地。
他不表态,其实已经在帮卢象升了。
崇祯皇帝最后说道:“建斗。朕封你为督师,全权负责辽东战局。除了辽东,宣府、大同、北直隶、山东等地也归你管理。各巡抚、总兵、布政使、按察使都归你管。”
“皇上。微臣还有几件事,需要明确一下。”
“建斗请讲。”
“第一,既然让我来处理此事,京城方面不得干预我的指挥。”
“准奏。”
“第二,粮草必须供应充足。”
“准奏。”
“第三,令兵仗局和工部军器局抓紧制造武器弹药,一定要保证供应。”
“准奏。”
“第四,需要锦衣卫派人配合微臣,收集辽东的情报。”
“准奏。”
卢象升最后说道:“就这些。微臣一定扭转辽东局势。”
崇祯皇帝说道:“建斗。朕一定让各部配合你。朕等着你胜利的好消息。”
卢象升回道:“微臣一定不辱使命,不辜负皇上对微臣的一片期望。”
卢象升率领京营部队,前去增援辽东。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辽东前线如此情况之下,也就卢象升敢直面问题,主动请缨,前去增援。
满朝文武,有如此魄力的,可没有几个。
薛国观、张四知、谢升之流,也只是动动嘴而已。
你让他带兵前往,本人不同意。崇祯皇帝也不会同意的。
因为他们根本没这个能力。
这也是卢象升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