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白安、刘钦等人,没有感到不解。
不是他们理解卢象升的意图。而是长期在卢象升身边,已经养成了完全服从的习惯。
只要是卢象升要做的事情,他们不仅全力支持,还竭尽全力去完成。
卢象升解释道:“洪承畴身为蓟辽总督。是我们明朝的高级官员。
如果自杀身亡,倒还好说。万一他投降了满清,那我大明的脸,就丢尽了。
当然了。洪承畴的确是个人才。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他救回去,还是利大于弊。”
张汝荐、刘文秀、白安等人这才明白卢象升的想法。
卢象升见到陈赢,问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陈赢说道:“情况不太乐观。洪大人和祖大人都被关押在了三官庙。这个三官庙就在满清皇宫的旁边。这里戒备森严,不好营救。”
这个三官庙在清军占领沈阳前,就存在。这是一座道观。
清军占领沈阳后,不仅将沈阳改名为盛京。还将此地作为都城,并且修建宫殿。
皇太极没有命人将三官庙拆除,而是保留了下来。
卢象升说道:“锦衣卫、岳维忠,还有你的人。你们三方一起来做。能不能成?”
陈赢知道卢象升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洪承畴和祖大乐救出来。否则也不会率领两万兵马长途奔袭而来。
陈赢说道:“我们一定拼尽全力,救出他们二人。”
卢象升说道:“为了减轻你们的压力。我会率兵攻打盛京。你们可以趁乱逃出来。我会派人在盛京的北门接应你们。”
“时间呢?”
卢象升想了想说道:“现在是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节。月圆之夜,盛京定然也是非常热闹的。那晚三更一到,咱们就行动。”
陈赢最后问道:“祖大寿投降了满清。现在也在盛京。用不用杀了他。”
卢象升回道:“此次我们主要是营救洪承畴和祖大乐。不要节外生枝。祖大寿就先不用管了。以后再说吧。”
卢象升对祖大寿,始终是看不明白。
因为祖大寿早在崇祯四年就投降了满清。后来皇太极派他到锦州做内应。祖大寿才得以回来。此次是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满清了。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卢象升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卢象升是知道的。那就是崇祯皇帝和朝廷寒了祖大寿的心。
这还得从袁崇焕说起。崇祯二年,皇太极亲率大军从蓟州入塞,史称“已巳之变”。
袁崇焕率领祖大寿等人驰援京师。祖大寿随袁崇焕两次进京面圣。
崇祯皇帝在第二次召见袁崇焕时,就把袁崇焕给抓了起来。
祖大寿当时就在现场。被这个阵仗给吓到了。
回到大营,就率领关宁军往辽东狂奔。在山海关,遇到了孙承宗派来的马世龙。
马世龙带着圣旨和尚方宝剑,劝他回去。祖大寿不听,继续往锦州赶路。
孙承宗又派守备孙良继续劝说。在狱中的袁崇焕也写亲笔信,让其“勤王赎罪”。再加上其妻劝说,马世龙收买了一些关宁军将领。使得祖大寿又重返关内,与清军作战。
在卢象升看来,从袁崇焕被抓开始,祖大寿的心态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卢象升的命令,陈赢都一一记下了。他连夜就走了。回去传达卢象升的命令。
接下来。卢象升他们是昼伏夜出,赶奔盛京。
正月十五,一更天赶到了盛京城外。
卢象升让大家就地休息。同时做了安排。张汝荐和刘文秀各率领八千人,攻打盛京的东大门和西大门。白安等人率领三千人前往北城门接应陈赢、岳维忠等人。
卢象升率领一千人在此地接应。
事成之后,掩护全军撤退。
盛京的元宵节,还是非常热闹的。
自皇太极崇德元年开始,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要连续三天过上元节。赏灯、放烟花爆竹、大摆宴席等活动应有尽有。
皇太极还得宴请外藩。并且与大家赏灯,看灯戏。
自打从锦州前线回来,他的身体始终没有恢复过来。大家都劝他,今年的上元节,就由其他人替他出席吧。
十分要强的皇太极坚持自已来。
他不想让人误以为,他的身体不行了。事实上,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正月十五这一日,皇太极拖着疲惫的身躯,出席宴会、看烟花、看灯戏等活动。
很晚了才回宫休息。
陈赢、岳维忠、张翼等人早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