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速决,洪承畴作为主帅,也应该根据当时的事态,制定好作战计划。
辽东战败,洪承畴难辞其咎。祖大寿主动投降,那必须严惩。微臣认为,应该将他们押解进京,调查处理。”
范复粹和姚明恭自打接到卢象升的亲笔信,心里也都有了数。纷纷表示,可以让三人在辽东戴罪立功。
魏照乘则认为,应该将三人带回京师,不适宜留在辽东。
薛国观迟迟未表态。
作为内阁首辅,那是必须沉得住气。
他见众人都发表了意见,就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当前如何处置三人,并不是最重要的。
留在辽东戴罪立功。押解回京调查处置。都有道理。
眼下最重要的是辽东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是不是应该考虑暂时结束辽东战事。大军可以从辽东撤回了。
据兵部和户部报告,向辽东运输粮草有些接济不上了。”
薛国观没有表态,如何处置三人。又开辟了一条新赛道。是否可以结束辽东战局。
表面上看,他提出的粮草问题,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
崇祯皇帝知道,在场的众人都知道。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结束辽东战局,也就意味着卢象升的使命也就光荣结束了。
如果大家都同意结束辽东战局。那么就涉及接下来的人事安排。
卢象升如何安排。如果卢象升被调离辽东。辽东战事结束。那么就不存在三人戴罪立功的问题了。
洪承畴总不能还当蓟辽总督吧。即便是降格使用。没有战事,谈什么戴罪立功。
卢象升为他们求情的借口,也就不攻自破。
对于结束辽东战局这个问题。
在场的众人没有争议。
现在已经收复了原来的失地。没有足够的粮草,就无法支撑军队继续向辽东挺进。
崇祯皇帝见大家没有反对意见,就同意结束辽东战事。
不过他也知道,作出如此决定,卢象升并不高兴。
他又加了一句话。待春暖花开,时机成熟后,再征讨满清。
至于什么时候。半年后,一年后,还是两年后,那不还得是朝廷定嘛。
薛国观这是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台阶。崇祯皇帝自然要顺着台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