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2章 丁启睿没安好心

在明朝官场上讲究“三同”。分别是同乡、同门、同年。

延绥巡抚刘令誉、甘肃巡抚刘镐以及宁夏巡抚李虞夔,三人都是天启二年的进士。

换句话说,与卢象升是同年。

关键是三人在任上做出了很多政绩。

比如李虞夔,为边关将士解决问题,安定了将士情绪,巩固了边防。

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得人民安居乐业。

刘令誉和刘镐也是如此。

宁夏总兵官抚民。原本是孙传庭的部将。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顽强作战。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不得不投降李自成。最后在山海关之战,战死沙场。

虎大威前期经卢象升举荐,担任了陕西总兵。

大同总兵王朴出事后,虎大威又被调到了大同,担任总兵。

有这些人协助自已,再加上自已带来的这些人,以及有效措施,问题不大。

丁启睿、贺人龙、李国奇等人如果乖乖做事,那就放他们一马。如果胆敢阳奉阴违,定然饶不了他们。

王朴和左良玉就是他们的榜样。

在卢象升赴任途中,京城传来消息,王朴和左良玉因辽东战事,被斩首示众。

这个消息,想必已经传到了西北。

卢象升与大家一起进了城。与大家谈了谈话,参加了接风宴。

这上任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日,卢象升召集大家,主要讲了一件事,那就是落实自已在保定总督任上提出来的六条举措。

其实,这六条举措,在卢象升赴陕西剿灭叛军时,就让三边总督郑崇俭实施了。

郑崇俭也的确是布置了这项工作。

可惜,收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涉及到了很多人。而且都是有权之人。侵犯了这些人的利益。

这些人必然以各种理由予以拖延、阻止。

这不,卢象升让大家谈谈有什么难处。

刘令誉说道:“卢少保。延绥这边前期按照郑大人的意思,已经开始做了。由于牵扯的人太多,大家的抵触情绪很大。所以进展比较慢。”

刘镐附和道:“不错。甘肃那边也是如此。另外,欠饷很多。以现在的情况看,即便是查清了欠饷数额,也是无法补齐的。”

李虞夔说道:“正是因为无法补齐欠饷。大家都认为上边只是作秀而已。白白增加大家的工作量。导致现在效率极低。”

丁启睿知道这三人与卢象升是同年进士。因此,他虽然极力反对卢象升的六项措施,但是不好直接反对。

现在听了三人的话,顿时腰杆直了,有了底气,也说道:“卢少保。三位大人说的就是实情。现在军心不稳。别说补齐欠饷了。就是按月发放军饷,现在都做不到。极容易引起哗变呀。”

贺人龙说道:“卢少保。没有钱,再好的举措都没有用。眼下最要紧的是,给大家发军饷。不发钱,谁给你卖命呀。”

李国奇附和道:“就是这个理儿。这些当兵的就看军饷。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抵不上发饷有效果。”

倒是宁夏总兵官抚民说道:“现在朝廷拿不出钱。发饷的确是困难。不过咱们也得看到现在好的一面。卢少保剿灭了李自成。陕西境内没有了叛军。内部压力小了很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然能够落实好六项举措。”

卢象升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现在的确是有很多困难。我相信大家能够处理好的。至于军饷嘛。我的想法是,先查清各地究竟有多少士兵。

人数查清了,我们才能发军饷。最起码那些吃空饷的,把钱吐出来。就能解决一部分。

另外,我此次前来,也带了一些银子。可以先给大家发军饷。

还是那句话,之前怎么做的,我不管。从现在开始,认真抓好这六项措施。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不仅今年的军饷不拖欠。往年的,全部补齐。”

这番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也不是说完就没事了。

那可是一个承诺。一个对四镇将士们的承诺。

如果这个承诺不兑现的话,后果可想而知。发生哗变,那是必然的。

丁启睿原本以为,宣大总督陈新甲进京担任兵部尚书,位置空缺。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俘虏,位置空缺。

不管郑崇俭是否调整位置。自已也能担任其中一个总督吧。

历史上,郑崇俭被崇祯皇帝罢免后,的确是丁启睿接任三边总督的。

哪曾想,卢象升在辽东扭转了局势,朝廷将其调到了这边,接替郑崇俭。

郑崇俭担任宣大总督。而蓟辽总督则交给了傅宗龙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