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睿、贺人龙怎么想的,卢象升岂能不知。明显是想利用自已刚才的话,给自已设套。
如果自已同意这么干。年底实现不了,那必然会引起哗变。
即便是有可能不发生哗变的可能性。因为二人的恶意想法。也会煽风点火,让军队发生哗变的。
朝廷一调查,就是因为卢象升擅自许诺,未完成承诺,导致的哗变。
人证物证都有,等待自已的,轻者被罢免,重者被下狱、被砍头。
在卢象升看来,即便是刘令誉三人在帮自已说话。但是也反映出,三人认为自已可能、甚至无法完成这个承诺。
卢象升又询问了官抚民和李国奇的看法。
官抚民回道:“卢少保的提议非常好。将士们听说后,定然干劲十足。只是万一完成不了的话,那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李国奇也说道:“卢少保。能够保证今年的军饷,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补齐欠饷,这一条很难实现。
最起码现在咱们连欠饷的金额都不知道。万一金额十分巨大,年底前完成不了,那就麻烦了。”
初次见面,第一次研究工作。这些人的立场就显现出来。
不是说这些人傻。
而是卢象升提出的这个想法,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给卢象升下套,让其难堪,甚至滚蛋的机会。
你如果不采纳建议,发布告示,那你就是在画大饼。
你如果采纳了建议,发布告示,年底不兑现,也是在画大饼。
在大家眼里,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卢象升之所以敢这么说,绝对有他的底气的。
钱在其他人眼里,或许是非常难搞的东西。
但是在卢象升这里,却并不难。
一向低调的他,为什么要主动说出来呢。
那就是想趁机看看大家的反应。
通过大家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哪些是自已人,哪些是敌人。
丁启睿、贺人龙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正式向下发布告示后,其他人也会跳出来的。
这是卢象升想要看到的。
目的已经达到,卢象升非常满意,说道:“丁大人所言极是。言必行,行必果。既然说了,那就要放在纸面上。发布公告这个点子,非常好。咱们就这么办。”
这番话一说出口。丁启睿、贺人龙、李国奇面露得意之色。
而刘令誉、刘镐、李虞夔、官抚民则是一副十分担忧的样子。
李虞夔欲言又止。
卢象升向大家摆了摆手,说道:“大家不必担心。既然说出去了。那就要做到。
不过我也丑话说在前面,谁要是阳奉阴违,在背后给我搞事情,我定然饶不了他。我手里可是有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尚方宝剑一出,来个先斩后奏。
众人忙表态,一定全力落实六项措施。
卢象升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就咱们西北地区。现在叛军被剿灭,但蒙古各部还时常入侵。没有强大的军队,是无法抵御外族入侵的。
我希望诸位回去后,要和大家讲清楚,整顿屯田和军队,对大家都有好处。不能再放纵他们了。我会将告示分发给大家,进行广而告之。
最终目的是让将士们及时收到军饷,减轻朝廷财政压力,抵御外地入侵。”
卢象升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已的承诺,特意在告示上提出,这是三边总督卢象升定下的承诺,一定能够完成。
众人就各回各的治所了。
送走了众人,卢象升召集洪承畴、曹变蛟、祖大寿、高杰、刘国能、张汝荐等人开会。
前期是官面上的安排。这些巡抚、总兵参加,进行落实。
现在是卢象升嫡系人员开会。就是监督、督促各地落实六项措施。
郑崇俭前期虽然进展缓慢,但是毕竟部署落实了。再慢也是有进度的。
在太原与郑崇俭见面时,卢象升也提到了这一点。郑崇俭也简单做了介绍。
陕西境内的土地,七成以上都在人口不足一成的富人手中。
屯田也被他们侵占了不少。
在陕西的这几位藩王。也是如此。
卢象升收拾了瑞王,让其将侵占的屯田归还。
卢象升还向秦王、庆王、肃王、韩王写了亲笔信,希望他们能够配合屯田清查。
这几位藩王自然知道卢象升的厉害,纷纷开始退还屯田。
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可惜,好景不长。卢象升被调回京城。这些人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