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五倍,甚至六倍的敌军,都能抵挡一阵子。
卢象升又从跟随自已进行搜套行动的军队中挑选了一个卫所,将其部署在延绥镇的府谷地区。
当初,宣大总督郑崇俭与卢象升在太原会面时,卢象升曾提出在府谷部署一支部队。如果郑崇俭的防区需要支援的话,这支部队可以快速增援。
既然许下了承诺,那就得兑现。
尤其是卢象升送给郑崇俭的那两千支燧发枪,也都分给了这支卫所。将来补齐燧发枪,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为了稳妥起见,洪承畴、曹变蛟训练的新兵,仅仅挑选出很少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充实到其他卫所。
绝大多数还留在固原进行训练。
好在刘国能、龙在田、高杰、祖大寿等人陆续完成了卢象升安排给他们的工作,纷纷回来复命。
卢象升可用之人,多了起来。
李虞夔还给卢象升看了一样东西。
确切地说,是嘉靖年间三边总督曾铣发明的“曾式地雷”。
对于来自现代卢象升,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物。
不过利用地雷进行防守,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想想,蒙古骑兵挥着大刀,冲入明军事先埋设的地雷阵,接连触雷爆炸,那将是怎样一个景象。
卢象升与大家对“曾氏地雷”进行了一番研究。他结合现代的土地雷,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那些军队中的能工巧匠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除了地雷,卢象升又有了新想法,那就是研发“手雷”。
燧发枪虽然是火器,但是射击,换弹,十分麻烦,而且威力并不大。
如果将手雷研发出来,杀伤力可不是燧发枪能够媲美的。
此事,只能是回到固原,组织人员进行研发。
研发成功,明军的战斗力又将上一个新台阶。
无论是骑兵冲锋,还是攻城战、防守战,乃至巷战。手雷绝对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