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最前边,由他们来打头阵,是最合理的。卢象升亲自指挥,不断地击溃北虏军队。
随着越来越向北,后勤补给变得困难起来。
战争的耗费是巨大的。在大明这个年代,运输粮食所消耗的粮食,就占据了大半。
如果能够提高运粮的速度和能力,就会节省不少粮食。这些问题,只能等到战争结束后,再予以解决了。
北虏在君子津驻扎军队。
卢象升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在夜间进行了突袭。
夜袭,打了北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北虏军队极力反抗,但是明军志在必得。
卢象升身先士卒,手底下的将士们更是奋勇厮杀。
北虏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撤退。
可是渡口的船只有限,一些人就被挤入了河里。
蒙古兵本就不会游泳,黑夜中,落水者甚多,溺死者甚多。
卢象升等人经过一番厮杀,终于占领了这个渡口。
俘获了三百多人。
占领了这个交通要道。等于是锁住了一个通过黄河北岸的门户。
卢象升特命龙在田,率领三千人,镇守君子津。
既要拦住黄河以北的北虏军队,又要挡住溃败的河套蒙古兵。
卢象升则率领部队,沿着黄河向西进军。
西路大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从宁夏镇出发,一路北上,沿着黄河,经乌海等地,来到了几字弯。
三路大军当中,西路军受到的抵抗是最小的。进展也是最快的。
在几字弯的临河、五原等区域,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芳草鲜美。绝对是一个好地方。
洪承畴更加钦佩卢象升了。
这份魄力,这份担当,这份执着,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放眼整个大明,也就卢象升有这个魄力,有这个能力。
东路大军向西进发,西路大军向东进发。两路大军正在逐步的接近。
而中路大军则将北虏从南往北驱赶。
冯举、朱尚义等人率领部队在三路大军后面,搜索漏网之鱼。
收复河套地区的军事行动,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