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的各位成员畅所欲言。除了内阁首辅范复粹没有表态。
范复粹对于此事,也是十分矛盾。
崇祯皇帝起了疑心,要不然不会将卢象升调离陕西。
奖赏的话,封伯爵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调离,以卢象升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再考虑他与京城众人的关系,根本就没有非常合适的位置。
总督就那么几个。选哪个都不合适。
其实,范复粹认为,应该让卢象升担任蓟辽总督。
既然他能够收复河套地区,打服了叶尔羌汗国,那么让其平定辽东,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过从崇祯皇帝的意思,各位内阁大臣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
范复粹想起嘉靖年间,朝廷为了打击东南沿海的倭寇,设立了浙直总督。胡宗宪就曾担任此职。
正是胡宗宪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才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这些年大明将主要精力用在剿灭内部叛军、辽东战局,以及西南平乱。
东南沿海的倭寇有死灰复燃的苗头。再加上有夷人在东南沿海活动频繁。
东南沿海早已形成了固有格局。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卢象升去那里,绝对不可能出现拥兵自重,自立为王的情况。
范复粹就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近来内阁收到江南各地的奏折。江南沿海经常有倭寇、海盗、夷人出没。江南地区是大明赋税重地。如果出了乱子,影响非常大。
所以微臣建议,重新设置浙直总督,由卢少保担任。剿灭这些海上来的入侵者。保证江南沿海的太平。至于奖赏,微臣认为应该给卢少保封个伯爵。”
范复粹说的有理有据。
众人听了,豁然开朗。
崇祯皇帝也认为,范复粹的建议可行。
江南地区不能乱。
重新设置浙直总督,让东南沿海恢复平静,确保大明的赋税安全。
另外,宫内,乃至京城,很多东西都需要从江南地区运来。
京杭大运河就是做这件事的。
所以范复粹考虑的非常周到。
至于封伯一事,也符合常理。
其实,上一次封少保时,就可以封伯爵的。
对于范复粹的提议。张四知、魏照乘、陈演有些异议。
其他人则表示赞同。
崇祯皇帝也感到有些亏欠卢象升。
最后,还是他拍板。封卢象升为伯爵。恢复浙直总督的职位,由卢象升担任。
对于三边总督的人选。抓紧进行。
因为,确认了封伯爵,还得进行命名。
现在已经临近春节,此事待春节后确定完成,再正式下旨。
不过,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自然也传到了陕西。
此时,春节已经到了。
时间进入到了崇祯十四年。
卢象升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与洪承畴、曹变蛟等人喝酒,庆祝春节。
这一年,大家都很辛苦。不过,收获也很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
卢象升就是再有本事,那也得靠大家的支持。
这些人跟随卢象升南征北战,早已是过命的交情。
他们听说卢象升将要被封伯爵,都替他高兴。
至于调到江南,众人也都明白。
京城的传言起了作用。皇帝和朝中大臣,担心卢象升自立为王。
曹变蛟借着酒劲,说道:“大人。既然他们都担心你自立为王。莫不如就按照这个来。就当那个,什么,西北王。
让他们看看,就是他们逼大人这么干的。”
张汝荐、李定国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倒是洪承畴忙拦住大家,说道:“不要说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小心隔墙有耳。如果传到京城,卢大人就会受到牵连。”
洪承畴这话说得非常有技巧。
如果他劝众人不要说这样的话,朝廷知道后,会派人将大家下狱的。这些人自然不服。这就极容易让大家走向极端。
给卢象升来个黄袍加身。
洪承畴直接提到卢象升会被牵连。大家自然不希望卢象升有事。
所以,洪承畴说完话后,竟然没有人进行反驳。
大家在祝贺卢象升的同时,开始猜测朝廷能给卢象升的伯爵,如何命名。
有人认为应该叫济南伯。因为卢象升曾解济南之围。赶跑了清军。
有人认为应该叫辽东伯。卢象升曾收复辽东,重新建造关宁锦防线。
有人认为应该叫平叛伯。卢象升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