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1章 那是有本质区别

趁着朝廷的圣旨未到,卢象升对陕西四镇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

可以说,只要按照卢象升的要求做下去,整个陕西四镇只会越来越好。

河套地区将会成为陕西,乃至大明的重要地区。能产粮食能放牧,每年会为大明提供大量的粮食、草料、战马、牛羊等。

这是从无到有。属于净增加。而不是靠增加现有良田的税赋,而增加财政收入。

比如现在依旧在征收的“辽饷”、“练饷”和“剿饷”。

卢象升除了部署了当地的工作。也想趁着自已尚未调离,为手下人谋个前程。

他第一想到的就是,向朝廷举荐洪承畴担任三边总督。

其实,洪承畴早在崇祯四年就担任三边总督。他的前任名叫杨鹤。

这个杨鹤与熊文灿十分相似。不懂军事,喜欢招抚、诱降。

可是叛军诈降,后又反叛。杨鹤遭到弹劾,被直接下狱。

杨鹤的儿子非常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嗣昌。

洪承畴对于卢象升的好意婉拒了。

他经历了这么多,觉得自已还是跟着卢象升干,比较有前途。在朝廷担任官职,很容易出事情。

不仅仅是他,曹变蛟、祖大寿和祖大乐,也是这个想法。

当然了,张汝荐、刘国能、李定国等人也愿意跟着卢象升干。

不过卢象升不可能将这些人都带到江南去。

这样的话,拉帮结派的罪名,就会被人坐实。

西北的局面刚刚好转,卢象升还是希望一些人留下来,镇守陕西。

卢象升就向朝廷举荐刘国能为延绥总兵,张汝荐为陕西总兵,龙在田为甘肃总兵,高杰为河套总兵。

至于三边总督的人选,卢象升举荐了史可法。

史可法前来陕西赴任。崇祯皇帝给他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监视卢象升的一举一动。

史可法自然是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可是他到任这几个月,并没有发现卢象升有什么不轨之心。

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当他听说卢象升因为商队被叶尔羌汗国扣押,竟然擅自率兵征讨叶尔羌汗国后,并没有立刻上报京城。

而是等到卢象升凯旋而归,进入嘉峪关后,才向京城汇报此事。

换句话说。史可法的密折,只比卢象升的八百里加急折子,早到了一天。

当听说卢象升推荐他担任三边总督,史可法确信,卢象升绝对是一个为国做事的能臣。

卢象升的举荐信终于到了京城。

年后,崇祯皇帝就开始与大家研究这几件事。

可以说,卢象升的举荐信十分及时。

对于卢象升封伯爵一事,已经没有了争议。现如今就是命名问题。

首先,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以地名命名。

正如洪承畴、刘国能等人讨论的那样。朝中内阁的各位大臣,也基本上都是挑选了卢象升的几个闪光点。

倒是陈演建议封卢象升为“巨鹿伯”。他的解释是,虽然卢象升在巨鹿打了败仗,但是第二次却在巨鹿打了胜仗。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希望这个命名,能够让卢象升不断打胜仗。

崇祯皇帝也赞同陈演的提议。

于是,册封卢象升为“巨鹿伯”就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卢象升的继任者。也拿出了几个人选。

汪乔年、范志完和史可法。

正常情况下,就应该是汪乔年。

不过,崇祯皇帝倾向于史可法。而卢象升也举荐的史可法。

最后,史可法成为三边总督。而汪乔年接替史可法,为陕西巡抚。

至于卢象升举荐的这几位总兵。刘国能为延绥总兵,张汝荐为陕西总兵,龙在田为甘肃总兵。朝廷都同意了。

河套总兵高杰,没有得到批准。

原因很简单。有人质疑高杰的身份。因为高杰是叛军出身。也有人质疑高杰的能力。担心他管理不了河套地区。

最后,任命范志完担任河套总兵。

这个范志完,可是范仲淹的后代。能文能武,颇有范仲淹的风范。

崇祯十四年一月末。朝廷的圣旨终于到达了陕西。

卢象升为了赶路程,提前到西安府接旨。顺便与史可法交接工作。

对于卢象升的举荐,史可法当面予以感谢。

卢象升笑着说:“史大人。我也只是举荐能够胜任三边总督之人。你绝对具备这个能力。我也只是正常举荐而已。如果你不够格的话,我是绝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