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2章 开源节流减负担

对于南直隶田赋高的问题。降低每亩田赋,是无法实现的。

卢象升对黄希宪说道:“黄大人。即便是我这个浙直总督,联合六大巡抚联名上书,请求降低江南地区,尤其是南直隶各州府的田赋。我想朝廷也不会同意的。”

“不错。江南地区历来是朝廷田赋重地。北方还需要我们这里为他们每年运输漕粮呢。”

卢象升继续说道:“我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的叛军后,曾经向朝廷建议,取消“剿饷” 和“练饷”。可惜他们没有同意。”

黄希宪说道:“巨鹿伯此举,我听说后,也是非常钦佩。按理说,当初增加“剿饷”和“练饷”,就是为了剿灭叛军。可是叛军都被剿灭了,依旧收“剿饷”和“练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不过,后来我听京城的朋友说,朝廷这些年的花销是越来越大。用这笔钱,可以填补一些亏空。”

卢象升后期也明白了这个道理,说道:“现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朝廷更不会取消了。现如今不再增加,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卢象升说的是实情,朝廷不仅增加了三饷,而且还不断增加摊派的额度。取消是不可能的。减少也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情况下,不增加,就算不错了。

黄希宪苦笑道:“巨鹿伯。你说得太对了。不增派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卢象升继续说道:“朝廷那边是指不上了。不过我们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黄希宪一听,大喜,忙问道:“不知巨鹿伯有什么妙招?”

卢象升说道:“要想解决江南百姓田赋重这件事,无非开源和节流两条路。咱先说开源。提高粮食亩产量,田赋不变的情况下,这势必会让百姓增加一些收入。

另外,我打算向朝廷建议,从河套地区增加出粮,减少咱们江南地区的漕粮数量。”

黄希宪说道:“这两条的确是个好办法。如果真办成了,的确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

卢象升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就是节流了。我打算向朝廷建议,重新恢复海运。走海运的话,百姓就可以不用交过江费用了。另外,兴修水利、做好防灾抗灾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巨鹿伯。兴修水利需要钱。官府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朝廷拨付的款项也是少得可怜。别说正常的水利工程了。就是漕运的大动脉,大运河,也是存在这个问题。”

卢象升从淮安到苏州,一直走的大运河。破败的景象,卢象升历历在目。

卢象升说道:“朝廷因受灾,会对各州府进行减免。这的确是朝廷的恩惠。但是受灾的话,百姓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赈灾对大家的帮助有限。实在不行,我可以让南方贸易公司为大家兜个底,尽点绵薄之力。”

黄希宪说道:“巨鹿伯。那太好了。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够实施的话,整个南直隶的百姓负担会减少,收入会增加,生活会越来越好。”

卢象升继续说道:“仅靠种地,百姓是富不起来的。江南地区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还得依靠这些。不仅能够转移劳动力,还能让他们赚更多的钱。”

黄希宪点了点头,说道:“巨鹿伯。您说得这些,我还真是闻所未闻。士农工商。这群商人是最底层的人。能有什么发展。”

在明代,与其他朝代一样。是个农耕社会。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始终没有变。

只有接触了现代文明的卢象升才知道工业化、商业化的重要性。

大明如果想要继续发展,越来越强大。走工业化道路是必须做的。因为西方工业化发展后,在全球扩张,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势必会让大明遭到现代文明的打击。

现在东南沿海已经有了洋人出现。

后期的清朝,就是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攻击下,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逐步衰落。

所以,卢象升必须吸取教训,避免悲剧的发生。

现如今,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让其继续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下去。

而工商业的发展,也会缓解江南地区,尤其是南直隶各州府田赋过重的问题。

卢象升建议道:“提高亩产量,就会增加粮食产量。只靠卖粮是无法让百姓富起来的。因此,今年春耕,我们要适当增加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样就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黄希宪听了,问道:“巨鹿伯。粮食增加了,可以自已留着吃,也可以卖出去。桑麻等的确价格高。一味地增加桑麻产量,万一市场上数量过大,就会导致价格暴跌。

而且那帮商人每年都会恶意压价,导致百姓种植意愿不强。在百姓眼里,还是种粮比较好。”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