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三月。卢象升主持的兴修水利大工程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凤阳巡抚朱大典按照卢象升的要求,对浒墅关进行了整顿。陈赢带着人全程参与。整顿得非常彻底。
这些官吏收敛了巨额财富。有几个罪大恶极者,直接被下了大狱。
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按照赎罪则例交了罚款。
为大家补发了俸禄和月粮后,还剩余了五万多两银子。这笔钱全部用于兴修水利这项工程的工钱。
在卢象升亲力亲为下,大运河淮安府、扬州府段全线完工。
山东段和北直隶段由于前期气温有些低,动工有些晚,进度有些慢,现在工程也都进度过半了。
卢象升、朱大典等人沉浸在工程完工的喜悦之中。
陈赢急匆匆来到卢象升身边,低声说道:“张翼从辽东传来的紧急军情。”
卢象升顿感不妙。接过来打开一看,差点晕过去。
陈新甲上任后,率领精兵六万,增援大凌河。
多尔衮也从盛京赶到了前线。他得知明军统帅换成了陈新甲。
就命清军在与明军激战一阵子后,示弱溃败。
陈新甲立功心切,打算率兵追击。
李万庆、王光恩等人谏言,这是多尔衮的诡计,切不可追击。
陈新甲根本不听,甚至扬言,谁再阻拦,就是扰乱军心。杀无赦。
陈新甲也有崇祯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
众将不敢再劝阻。
清军且战且退。陈新甲率军是不断向前推进。
最终掉入清军在杜家屯设的埋伏圈。
好在李万庆、王光恩等人十分机警,拼死抵抗。这才将陈新甲救了出来。
众人率领残余部队返回大凌河。
多尔衮率领大军直扑大凌河。
明军已经没有了斗志,根本就无法守城。
清军攻城掠地,接连攻下大凌河、锦州、松山、宁远等地。
陈新甲见大势已去,只能是败退到山海关。
好在吴三桂把山海关经营得非常好。清军轮番进攻,始终没能攻破山海关。
这才算稳定了局势。没有让局势继续恶化下去。
如让清军攻破山海关。局势会变成什么样,想都不敢想。
辽东溃败,朝野震惊。
崇祯皇帝当即命锦衣卫将陈新甲抓回京城,直接投入诏狱。
兵部尚书一职由张国维继任。
但是,辽东的烂摊子由谁来接。尚无人选。
卢象升看完张翼传来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
山海关虽然挡住了清军。但是却十分危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宁锦防线,是一个纵深防御体系。现如今已经崩溃。
山海关可以说是抵御满清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被清军攻破。大明这边将无险可守。清军可以长驱直入,直奔京城而来。
即便是没有被攻破。清军如果绕路蒙古,从长城攻进来。直奔山海关而来。
两面夹击。山海关必被攻破。
朱大典看着面沉似海的卢象升,问道:“巨鹿伯。出什么大事了。”
卢象升就将辽东的情况说了出来。
朱大典一听,顿时紧张起来,说道:“如果让清军入了关,那大明危矣。”
卢象升说道:“朱大人。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抓紧准备漕粮,随时做好往京城运粮的准备。另外,让军队做好准备,随时等候朝廷的命令。如果皇上命各地入京勤王。咱们得军队必须马上开拔。”
朱大典当即说道:“那我现在就去布置。”
卢象升还向其他五位巡抚下达了命令。也是这两件事。一个就是筹粮,另外一个就是筹兵。
除此之外,卢象升还命浙江、福建的水师,做好北上增援的准备。
北方贸易公司和南方贸易公司,做好物资储备,随时向北方运输物资。
同时,命所辖矿山、钢铁厂、兵工厂,抓紧生产。
卢象升正在为接下来的战局做准备。朝廷传来八百里加急文书,让他北上进京面圣。
卢象升不敢怠慢。只带了陈赢的卫队,从海路北上进京。
仅用了九天时间,就赶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已是深夜。城门已关。
卢象升等人只能是在城外住下。
明日入城,进宫面圣。
哪曾想,饭还没吃。王承恩就急冲冲赶来,让卢象升连夜进城,入宫面圣。
卢象升只身一人,跟着王承恩等人乘坐箩筐进了城。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