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白安,王钦、朱尚义等人,甚至洪承畴、祖大寿都对朝廷的安排心生不满。
只是他们不像白安这么直接,这么直白而已。
面对陡然紧张的气氛。卢象升也是非常气愤。
白安这么做,实在是太直接了。
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不过,白安这么做,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向朝廷表明一下自已的不满。不能任由朝廷无凭无据地胡乱猜想。
但这个情况,还是要解决的。
卢象升当即怒喝道:“白安。你跟随我这么多年,是越来越放肆了。怎么跟杨总兵说话呢。来人呀。给我把白安叉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卢象升的这番表态,着实令在场众人颇感意外。
白安跟随卢象升这么多年,绝对是嫡系中的嫡系。卢象升这么做,无非是想向大家表明,这是白安自作主张而已。
即便是是卢象升授意的。这么做,也是表明自已的态度。
卢象升可以这么表态。但是大家不能同意呀。
洪承畴、祖大寿、孙传庭、李定国等人纷纷为白安求情。
杨御蕃生气归生气,他并不糊涂。卢象升这个操作,他决不能同意。
因此,杨御蕃就为白安求情,说道:“巨鹿伯。我认为白安说得有道理。如果他都要被杖责的话,那么我这么久未拿下海州卫城,更得受到责罚呀。请巨鹿伯饶了白安吧。”
大家这么一求情,就给了卢象升一个台阶下。
卢象升也是乐见其成。
等了一会儿,卢象升看差不多了,就说道:“看在大家为你求情的份上,暂且饶了你。明日你负责主攻海州卫城。如果拿不下海州卫城,责罚翻倍。那就是六十大板。”
白安当即表态道:“大人。别说六十大板。就是杀了我,我也认。卑职一定拿下海州卫城。”
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明日攻城计划的部署。
卢象升鉴于目前的形势,决定明日的主攻方向是南边的广威门。
要知道这些日子杨御蕃制定的攻城计划,主攻方向一直是东边的振武门。
之所以选择振武门,是因为东城门不同于其他三个城门。振武门没有城楼。
这对攻城方极为有利。
但是,卢象升却改变了打法,换了主攻方向。
杨御蕃没有说什么。
倒是洪承畴疑惑地问道:“巨鹿伯。振武门没有城楼,攻打起来十分容易。为什么要换成广威门呢?”
卢象升解释道:“振武门没有城楼,咱们知道。城里的清军也知道。所以,他们必然会重点防御振武门。城里的清军有限。将重兵放置在振武门。
那么其他几个城门的防御力量就会减少。而南边的广威门地势最低,有利于我们攻城。”
听了卢象升的解释,大家恍然大悟。
对于四个城门的兵力部署。原来各部攻打哪个城门,依旧攻打哪个城门。
卢象升带来的部队,全部投到了南城门。
显然,卢象升的想法是,坚决攻破广威门。
至于有没有帮助白安的意思。
一定是有的。
杨御蕃很会做人,建议道:“巨鹿伯。既然广威门是咱们明日的主攻方向。是否可以把宣武卫调到广威门。宣武卫的战斗力十分强悍。”
卢象升摆了摆手,说道:“杨总兵的建议非常好。不过,以目前的兵力,绝对够用。就不用调宣武卫了。”
这番话,让杨御蕃有些尴尬。
卢象升继续说道:“诸位。清军现在已经从山海关陆续返回辽东。能否及时拿下海州卫城,影响着接下来的阻敌战斗。所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一鼓作气拿下海州卫城。”
众将当即表态,明日定然要拿下海州卫城。
第二日,攻城战如期开始。
卢象升亲自到南城门督战。杨御蕃等人依旧是在原有城门组织攻城。
白安是南城门的总指挥。洪承畴等人倒成了他的副手。
大家都知道。卢象升是借此机会,一鼓作气拿下海州卫城。
至于让白安负责,也是临时起意。目的就是消除白安冲撞杨御蕃的影响。
要知道,这件事如果传到京城。那白安的结局会很惨的。
卢象升得罪了那么多人。这些人奈何不了卢象升,可是却能收拾卢象升的手下。
现在,卢象升这么处理。堵住了大家的嘴。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当然了。一日攻下海州卫城,还是有难度,有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