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巴颜深夜来访,而且是秘密前来。卢象升觉得十分蹊跷。
寒暄了几句后,卢象升问道:“多尔衮派你来,所为何事?”
李巴颜没有回答,而是从衣服的夹层里拿出来一个信封,递给了旁边的陈赢。
陈赢将这封信呈给了卢象升。
卢象升撕开了信封,拿出了里面的信,定睛一看。
这是多尔衮写给卢象升的信。
信的开头,多尔衮对卢象升进行了一番夸赞。
从平定李自成、张献忠的叛乱,击败郑芝龙,夺回东番岛,到与满清的几次战斗。
将卢象升称之为“大明的定海神针”。
紧接着,话锋一转,谈到了京城那边,从崇祯皇帝,到下边的大臣,对卢象升十分担心、忌惮。
有些人是担心卢象升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有些人则是因为卢象升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趁机打击报复。
明廷对卢象升的几次调动,以及此次辽东人员的两次调动,都说明了明廷对卢象升根本就不信任。
这个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对卢象升极为不利。
熊廷弼、王化贞、袁崇焕、袁应泰、孙承宗、陈新甲等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卢象升最后的结局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多尔衮分析完后,提出了建议。
那就是趁此机会,在辽东自立为王。双方以目前的占领区为界。
满清这边有蒙古各部落为盟友。卢象升有朝鲜作为盟友。
以这四方的力量,足以撼动大明。
即便是不对大明动武,大家互为犄角,自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趁着明廷派来的四总兵尚未到任。抓紧掌控军队,自立为王才是正道。
卢象升看完了信,又看看李巴颜。说道:“此事我知道了。”
李巴颜回道:“巨鹿伯。摄政王的意思,为了稳妥起见。您不需要写信,直接口头告诉我就可以。我会向摄政王口头转达您的意思。”
卢象升说道:“既然是这样。请你向多尔衮说,让他死了这条心吧。我就是被朝廷杀了,也不会干这种卖国的事情。”
李巴颜听完,还劝解道:“巨鹿伯。您可得三思呀。摄政王这也是为您好。”
卢象升威胁道:“趁我还没有改主意。你还是赶紧走吧。我不介意将你的人头留下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满清在我们大明眼里,就是逆贼。”
李巴颜一听,就有点慌了。赶忙逃离了这里。临走时,连向卢象升告辞都给忘了。
他知道卢象升是个狠人。他要杀自已,那绝对会杀了自已的。
陈赢送走了李巴颜后,返回书房。问道:“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卢象升将多尔衮的信递给了陈赢。
陈赢看完之后,说道:“大人。恕我直言。多尔衮说得有几分道理。无论是皇上,还是朝中的大臣,都对您怀有戒心。您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趁机挑拨是非。保不齐哪一天,皇上突然向您发难。到那时,就晚了。”
卢象升问道:“那你的意思,我接受多尔衮的建议?”
陈赢一直跟在卢象升身边。他知道卢象升绝对不会接受多尔衮的建议的。因此,他绝对不会触这个霉头。
他建议道:“即便是不接受多尔衮的建议。大人也得早做打算。起码不能被那帮奸人所害。岳飞的悲剧,可不能在大人身上重演呀。”
卢象升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还真得研究研究,给自已留条后路了。不过眼下,就有一个麻烦事,还得抓紧解决。”
“大人。不知是什么事情?”
卢象升说道:“多尔衮的这封信。无论我答不答应。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此话怎讲”陈赢问道。
卢象升解释道:“你看。如果我答应了他的建议。满清就变得安全了。我占领了辽东,相当于给他们满清立了一道屏障。大明得先把我打败了,才能攻打满清。
满清就可以趁此机会,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即便是我与大明之间相安无事,等到满清恢复了实力,定然会来攻打我。他们再将辽东夺回来。我是什么都没捞到呀。”
陈赢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卢象升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答应他的建议。多尔衮派人与我联系这件事,就会被传到京城。大家原本就怀疑我,现在定然更怀疑我了。如果朝廷将我调离辽东。这对满清绝对是个利好消息。这个多尔衮是真能算计呀。”
陈赢听了,懊恼道:“都怪我。如果我不将李巴颜带到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