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8章 户部尚书巨鹿侯

卢象升收复了辽东,又深入建州,攻打清军。

消息传到京城。举国欢庆。

不过接下来对卢象升的安置问题,摆在了崇祯皇帝和内阁面前。

自打努尔哈赤起兵,辽东局势是一步一步下滑,一步一步恶化。

最后竟然打到了山海关。

卢象升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辽东旅顺口开辟第二战场,最终收复辽东全境。

功劳不可谓不大。赏赐是必须的。

但是,接下来的任命,也是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特意召集大家,商议此事。

大家的意见也都不统一。

内阁辅臣蒋德璟建议道:“这段时间西南土司蠢蠢蠕动,打算效仿奢崇明、安邦彦。而临近的安南国时常对我境内进行侵扰。巨鹿伯能征善战,莫不如命其前往西南,御敌平叛。”

西南地区多为蛮夷之地。明朝都是任命当地的土司管理当地。

这些土司存在时间,远高于大明。真真正正是土皇帝。

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崇祯年间的沙普之乱。可以说,西南土司叛乱不断。

随着大明帝国的不断衰落,一些野心勃勃的土司,开始有了想法。

至于安南。永远是大明的痛。

安南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到了大明永乐年间,内部发生叛乱。因王室陈氏绝嗣。安南民众上书大明,请求回归。

永乐皇帝顺应民意,改为交趾,设三司、十五府。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宣德年间,由于派去的官员管理不善,以及黎利起兵反抗等原因。明宣宗朱瞻基权衡利弊,选择撤军,放弃了安南。

这些年,大明忙于北方内部的叛乱,北方的蒙古和辽东满清的入侵。

还不断从南方各地抽调人马,增援北方。

再加上边境的一些土司不断地怂恿,这就使得安南也有了侵入大明捞好处的想法和行为。

后期的事实也证明,大明的确己没有了权力争斗的实力。

蒋德璟的建议,十分中肯。

北方的问题,也算是基本解决。无论是蒙古各部,还是满清,短期内都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

这个时候,将南部的问题解决掉,对大明绝对是好事。

不过陈演当即反对道:“派他去西南,恐怕不妥吧。蒋大人。您刚入阁,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巨鹿伯担任过保定总督、九省督师、三边总督、浙首总督、京营统领,还两次奔赴辽东作战。

虽然未被任命辽东巡抚、蓟辽总督的职位,但其权利只比这个高。如果再让其奔赴两广、西南任职的话。那他可就是整个大明的军队体系都参与了。

现如今,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就很大。再这么发展下去,真要是有一天拥兵自重、自立为王。那可就麻烦了。”

蒋德璟反驳道:“巨鹿伯忧国忧民,一心为国为民做事。他不是那样的人。如果我们对他连这点信任都没有的话,是不是让人太寒心了。”

陈演笑着说道:“我也相信巨鹿伯不是这样的人。即便是他没有这个想法,怕就怕,他的那帮手下,有这个想法,给他来个黄袍加身。出了事,谁的责任?”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在场众人都知道。

陈演的这番话,顿时让蒋德璟哑口无言。

黄景昉出来,建议道:“既然是这样。可以让巨鹿伯担任兵部尚书。他并不首接掌管军队,但是可以建言献策,并调动将领和人马。这对西南局势绝对是有好处的。”

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始终在六部中占据重要位置。由卢象升担任还是比较合适的。

吴甡也附和道:“黄大人所言极是。卑职也认为由巨鹿伯担任兵部尚书比较合适。”

对于黄景昉的建议,陈演并没有进行反驳。显然他也认同了黄景昉的想法。

内阁七位成员,除了尚未应召入朝的王应熊、以及远在辽东的杨嗣昌,只有内阁首辅周延儒尚未表态。

周延儒见大家都表了态,也上前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巨鹿伯为国为民,日夜操劳。今日又立下不世之功。微臣认为,无论是派往西南,还是担任兵部尚书都不妥当。”

“那应该让他担任什么职务呢?”崇祯皇帝问道。

周延儒说道:“微臣认为,应该让巨鹿伯担任户部尚书。朝廷的财政始终都非常紧张。巨鹿伯不但懂军事,搞经营、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由其来扭转大明的财政,再好不过了。”

让卢象升担任户部尚书。既能让其离开军队系统,还能让其为大明搞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