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了。”
周德兴凑到朱雄英身边小声道,“太孙殿下,到吃饭的时辰了,要不要先去吃饭?吃完饭再审问也不迟。”
“你自己考虑考虑。不对,你没得考虑!”朱雄英起身朝外边走边说道,“我得先去吃饭了。”
“太孙殿下,为何对这群海商十分感兴趣啊?”周德兴好奇询问道。
“因为海上贸易利润巨大啊!”朱雄英道,“大明现在缺白银,海上贸易能一定程度上让白银流入大明。”
“可真的做起海上贸易,大明的银子未必就不留到海外啊?”周德兴道,“陛下宣布禁海令,也是为了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啊!”
“可放着一块肥肉不吃,那岂不是可惜!”朱雄英道,“如果走一条折中的道路呢?海禁只是暂时的,等倭患解除、等大明的百姓们休养生息好之后,势必还要再次开放。”
“现在如此严峻的海禁情况下都有不少人铤而走险,所以海禁是禁不住的。”朱雄英道,“我觉得有必要重开市舶司,但又不能一下子全面放开。”
“所以,需要想一个办法既能让朝廷获得海外的白银,又暂时控制住海禁政策不完全放开。”朱雄英道,“这样朝廷有了更多的国库收入,就能拨出更多的军费,抗倭也就更顺利了。”
“那太孙殿下想好法子了?”周德兴道。
“有筹谋了,但还需要完善!”朱雄英并没有告诉他,模棱两可过去就吃饭去了。
江夏侯周德兴已经开始琢磨了,这是太孙殿下自己的一时兴起,还是这些话就代表了皇帝朱元璋的心意。
……
一天后。
应天,皇宫,奉天殿。
“陛下,江夏侯来信!”
“呈上来!”朱元璋接过江夏侯周德兴的书信后,忙伸手招呼在一侧处理奏疏的太子朱标,“标儿,你也过来一起看!”
“林贤已经被抓住了,看来这几日就会送到应天。”朱元璋道,“吩咐刑部这几日审讯定罪。”
“姓周的倒是怪会奉承人,还带着这几个小子到海上溜了一圈。”朱元璋继续往下看,然后皱起眉头,眉毛拧成了一个“川”字。
“还抓住了出海经商的,这群刁民,咱三令五申的海禁,他们还是死性不改!”朱元璋继续往下看,当他看完朱雄英与海商对话的内容后,看向太子朱标道,“大孙,什么时候了解过海上贸易?”
“我也不知道啊!”朱标也十分好奇道,“看他的意思,他想逐步开海啊!”
“不能开海!”朱元璋道,“一旦开海,倭寇扰民,也不利于国内休养生息。”
“看样子他似乎还有办法!”太子朱标道,“既然林贤已经抓住,不妨把他叫回来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