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的方向可以利于船只的在海上航行。”朱雄英道,“当然洋流还分为暖流与寒流。”
朱雄英打开了小册子指了指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这两条洋流。
“跟咱越往南走越暖和越往北走越冷是一样的道理,这个洋流就是从热的地方往冷的地方走,这就是一条暖流。”朱雄英道,“所以,这条千岛寒流就是从冷的地方往暖的地方走,那它就是寒流了。”
“其实忽必烈选择的出发路线是没有错的,但是他唯独选择的月份不对。”朱雄英道,“如果他选对了月份,倭国早就被灭了。”
朱雄英翻到画着季风的小册子,指给皇帝朱元璋看。
“如果想要完美的避开海上大风,选择在十月到次年二月的时间进行登岛作战。不过此时正值冬季,海上虽然没有飓风但是风浪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了,三月到五月期间登岛作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几个月多吹东北风,东北风可以助力船只更快达到倭国。这几个月出现飓风的概率很小,但并不绝对。但这是最可行的方法。”
“三月和五月正是农忙的时节,所以很少会选择打仗!”朱雄英道,“但这只是局限在陆地上的战争,为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劳力进行耕种,避免引发饥荒和流民,但要想远洋作战就不能考虑这一点了。”
“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朱元璋听完大孙朱雄英的分析后道,“三月到五月确实是一个最合适的季节,但是正好跟农忙的时节撞上了,还真是让人不好处理。”
“大父,何必忧愁呢?”朱雄英道,“银矿就在那里,它又不会长腿跑了。”
“这种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嘛,又不急于一时。”朱雄英道。
“眼下与其把目光放在银矿上,不如将目光放在海外那些可以增产的农作物上面。”朱雄英道,“产量高了,老百姓的余粮多了,都吃饱了,生的孩子多起来了,自然会有充足的兵力,那时候再去攻打倭国,也不会耽误多少农忙。”
“你这小册子上写的这什么玉米、土豆还有什么番薯真的亩产那么多吗?”皇帝朱元璋十分怀疑道,“这些农作物咱没有听说过,这些农作物的产地咱更是没有听说过。”
“西域和海外诸国,咱都有所耳闻,可这个美洲是什么地方?”朱元璋道,“真的有这种地方?”
“当然了,这块地方只是还没有被人发现而已。”朱雄英道,“只要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这些地方早晚都会被发现的。”
听了朱雄英给自己画的这些饼,朱元璋觉得这小子就是为了说服自己开海而已。
但听这小子分析倭国的事情,也觉得不无道理。
见朱雄英还要继续说话,朱元璋伸手打断了他。
“行了,想要组建海上商队的事情可以考虑。”皇帝朱元璋道,“给你七天的时间,能不能拿出一个大体的章程来?”
“能!”朱雄英一口答应下来。
“至于要不要设立一个像制造局一样的海运局,这个还有待商榷。”朱元璋的视线移到门框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上。
“快去吧,有人已经等着急了!”朱元璋这话说完,门框外面弹出朱允熥胖乎乎的小脸,立刻快步上前,拉着朱雄英朝外走去。
朱元璋靠在一侧,看着手拉手的兄弟二人渐渐离去的背影。
来到朱允熥的屋子之后,朱允熥将珍藏的好吃的拿出来给朱雄英吃。又乖巧的将几册书拿到了朱雄英面前。
“兄长,你外出的这段时间,我可有好好读书!”朱允熥道,“兄长叮嘱的我都读了,不信兄长可以随便提问。”
朱雄英随意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内容道,“这一页讲了什么?”
“简单!”朱允熥很顺利的讲出了书本里的内容。
“估计过几天我又要出去了。”朱雄英道,“不过,估计不会太久,顶多十天左右就回来了。”
“如果我以后出去很长时间,你可以给我写信啊!”朱雄英道,“你已经识字了,不是吗?”
“对哦!”朱允熥点点头道,“驿站的人会把我的信送到兄长的手里。”
朱允熥忽然抬头看向朱雄英,似乎想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一样,“那兄长收到信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给我回信,我可不想等太久!”
此时,谢立廷走了进来。
“殿下,江夏侯周德兴之子周骥求见。”
“他来做什么?”朱雄英好奇道,“他长了翅膀吗?从泉州到应天这样快吗?我也不过刚来应天没多久。
“殿下有所不知,江夏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