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灌时期,既要保证下游有足够的水用来灌溉农田,又要防凌!”朱雄英道,“所以水流的流速就要比蓄水保供时期的流速要快上一倍!”
“什么是防凌?”朱有燉举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很好!”朱雄英点点头,然后将目光移向皇帝朱元璋开口道,“这个问题,请大父来给你解答一下!”
“我……”皇帝朱元璋并不想突然被点名,但是看着孙子朱有燉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也就压下去了心中的不快。
“防凌就是预防凌汛。”皇帝朱元璋坐在朱有燉和朱有燻二人中间,开始娓娓道来。
“这开春河流化冰的时候,是上游的河水先解冻,可此时下游的河水还未解冻,所以……”皇帝朱元璋刚想说下去,但是一想到刚刚朱雄英是怎么虐待老人的,就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所以,大孙你说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现象?”皇帝朱元璋微微扬起嘴角看着大孙朱雄英。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交给更聪明的小孩!”朱雄英道,“他会获得更多的奖励!”
“我知道!我知道!”朱有燉跃跃欲试道,“我跟父王去河岸看过!”
朱有燉不知道“防凌”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是他跟着父亲周王朱橚到黄河边看过,所以他觉得那应该就是所谓的“凌汛”。
“好,那你说说!”皇帝朱元璋白了大孙朱雄英一眼,然后一脸慈爱的看着扬起小脸准备回答的朱有燉。
“父亲说上游的水冲下来了,下游的冰还没有化开,下游的冰块就会破碎。然后冰块就会堆在一起!然后……然后……”朱有燉道,“反正,反正我见过,好多冰块堵住了河堤,是这样吧?大父,你说是不是?”
“父亲说这样容易发生洪水,发生洪水就会淹毁村庄和农田,就会有好多百姓吃不上饭了!”
“是的!”皇帝朱元璋点点头,然后看向大孙朱雄英道,“你继续说吧!”
“如果建成了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即便是遇到干旱时节,因为有足够的蓄水,也不至于非要看天吃饭了。”朱雄英道,“大父你说是不是?如此一来,旱灾之年,百姓们不说丰收,但也不至于饿着,不至于颗粒无收、卖儿卖女了。”
“那这样一个工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吧!”皇帝朱元璋一边说一边思考着,“这样的一个工程,估计要修建二三十年吧!”
“保守估计!”朱雄英道,“不过如果人手足够多的话,也许十年就能做完!”
皇帝朱元璋拿出河南和开封的堪舆图,然后仔细对比着,思索了片刻后心中已经有了个大概,然后开口道,“那恐怕要举全国之力,这不现实!”
“凑齐修筑这水利工程的物料倒不是难事,但也是很大一笔开支。最难的是到哪里去征调那么多民工!”皇帝朱元璋道,“这恐怕是一个二十甚至是五十年的大计。”
“为大明的长远计,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皇帝朱元璋道,“那就先从你说的束水攻沙和堤坝,让他们改起来吧!”
看着朱雄英画的这个简略的草图,皇帝朱元璋就已经可以想象到,那是一座何其壮观的水利工程,是不亚于都江堰的又一大成果。
“需要土石方填筑两千八百八十点六万石,水泥混凝土则需要三百三十七万石,防渗漏的黏土需要四十二万石,需要钢材大约是一百多万石吧。”
“嘶——”皇帝朱元璋不禁站直了身子,他缓缓道,“这样算下来,那恐怕要三千多石的物料啊!”
“即便是征调十万民夫,就运送这些物料都得五六年吧!”
之前想象瞬间被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皇帝朱元璋心想这样的工程可能自己完不成,得等到自己把大明江山交到太子朱标手里后才能完成。
在拿起这张草图之后,皇帝朱元璋就觉得朱雄英的构想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一时间也忘了要收拾一下在他底线上来回试探的朱雄英。
“大父不是一直考虑迁都吗?之前开封和洛阳都没有通过,所以我就想着咱们不能让这些东西限制住了!”朱雄英道,“如果某一项要求达不到迁都的要求,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它。”
“到时候,我们想迁到哪里做都城,哪里就能做都城!”朱雄英看着眼前的堪舆图道,“人生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既然意识到选择迁都的目标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备选城池的问题那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