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几位道长,我想真人应该不陌生!”朱雄英道,“叫他们来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让你们相互交流一下!”
“皇孙殿下,如此年纪就是紫袍法师,不知道师承何人?”
“玄虚子乃是家师!”
朱允炆说完,在场所有的人包括朱雄英请来的帮手俱都齐齐看向了朱允炆,可想而知他这位师父的分量。
“怪不得,皇孙殿下不仅天资异于常人,还有一个好师父!”
“我想请问真人,道生一炁,炁又从何而生?”
朱允炆的提问,自然是让在场的龙虎山弟子们觉得十分为难,这就是在找茬。因为他们自己答不出来,俱都紧张的看向一侧思考的掌教真人,都为掌教真人捏了一把汗。
“殿下观过江雾否?雾自水生,水自气凝,气自道化——然您掬水时,可曾见道在掌中?
《清静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炁乃道之呼吸,如春风吹蕊,您问春风从何来,倒不如问春从何来。”
“妙极!”有人小声惊呼道。
朱雄英听明白了,这是用大道不可言的为切入点,说炁是道在的显化是道的投影。
“殿下可明白了?”
“了然!”朱允炆继续提问,“天师府雷法诛邪时,剑诀引东方甲乙木雷,木主生发,何以反成肃杀之力?《阴符经》言‘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然《老子》谓‘兵者不祥之器’,两经相悖处,当奉何为真?”
这个问题依然十分棘手,如果讲不好“生杀同源”的辩证逻辑,那就会让教义陷入矛盾,让人笑话天师府天师也不过如此。
掌教真人张宇初微微一怔,旋即道,“容贫道思量片刻!”
“昔许逊真君斩蛟前焚《道德经》三页,蛟问:‘尔不惧违老子训?’真君笑曰:‘吾斩汝妄念,正是还他清净身。’”
龙虎山掌教真人张宇初话音刚落,朱雄英道,“你的意思是杀的并非是生灵,杀的是恶念。”
“然也!看来太孙殿下也很有悟性!”龙虎山掌教真人张宇初说完看向朱允炆道,“皇孙殿下能提出这两个问题,看来对道的理解很深刻,若只是诵念道经,可不会有这么多疑问!”
说罢,龙虎山掌教真人张宇初视线扫过朱雄英请来的几个帮手。
“那善者横死,恶者逍遥,岂非天道不公?”朱雄英道,“我有这样一个疑问。”
“殿下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龙虎山掌教真人张宇初道,“天师府外的泸溪河,上游有渔夫放生,下游有稚童垂钓,水可曾辩过善恶?”
“不愧是龙虎山的掌教真人。”朱雄英看向朱允炆道,“你还有问题请教吗?有问题就多问,这种机会不是想要就有的!多向掌教学习学习!”
“我还有一个问题!”朱允炆道,“丹经皆言‘顺则成人,逆则成仙’,然《西升经》明训‘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既命由己造,何以结丹时需‘盗取天机’?究竟逆天改命是傲,还是盗天机是怯?”
内丹术“夺天地造化”与道书“合天道自然”存在根本冲突,历代丹家对此多避实就虚。这也是这个问题的难点。
但不得不说龙虎山传承不是吹的,张宇初想了一会儿,就想出了如何回答朱允炆的问题。见到张宇初淡定自若的神情,朱雄英就知道这些问题都难不住他。
但朱雄英也不慌,他还有杀手锏。一个让在场左右人包括梁寅这位大儒也要犯难的杀手锏。
他不是只针对道教,是针对三教,针对在场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