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昭的长公主,也是高看了她几分,这就没了…好在也没太指望她能成什么事,不过…那个夙王倒是让本王颇感意外,他竟然将到手的皇位拱手相让,这大昭的局面原本应该大乱,却是让他们给稳住了。_l!o*v!e*y!u?e¨d?u.._n!e.t¨”
大昭洪口大坝前,望着惊涛骇浪,听着巨浪咆哮之声,南疆摄政战王负手而立听着京都城传来的线报。“王爷,那个长公主死了,咱们的计划是不是得变变?”战北望摇了摇头,“无需改变,大昭的兵马应该已经出发集结了,这仗才真正开始,你方才说,领兵的人是那个和昭郡主和夙王?”“是,眼下他们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那新帝竟也放心交付兵权。”一般这刚登基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兵权旁落,因为根基未稳。“若是大昭上下一心,这仗就没那么好打,这倒是失策之处。”没想到这两个皇子不为皇权而争,反倒互相谦让信任,这可不是好现象,对南疆来说,危险。但是现在再施什么计也来不及了。“罢了,筹谋不可能万无一失,随机应变吧,风昭昭…也该打个照面了,说起来,她得唤本王一声表哥…”下属眼睛一瞪,不可置信看着自家主子。表哥?那个大昭的和昭郡主?一时最快,战王微微皱眉,“此事不得声张,传令下去,全军修整,等候指令。”“是!”大昭突然换了天,一时间都是人心惶惶,又是换皇帝,又是南疆入侵。“别担心,朝中有白家、姜家还有童家,乱不起来,皇上也不会让他们乱起来,只是没想到,朝中国库空虚成这样,这仗恐怕会有些艰难。”直到出事,才暴露各种问题,只能说,之前朝廷一直粉饰太平,而去粉饰的很好。大昭真的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些生乱也好,否则…这么拖下去,不用南疆来犯,早晚自取灭亡,听说,多地民怨沸腾,哎…”清理各部的地方奏报,这才发现诸多端倪,细查之下真是让人夜不能寐。“行了,咱们已经离开京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来吧,咱们现在也帮不上朝中之事,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次南疆来犯,筹谋多年,准备良多,这仗你可想好怎么打?”两人策马并行,殷夙默看得出昭娇这一路都有心思,尽可能找她说说话。昭娇如今骑马已经习惯了,身体明显比之前结实些,所以赶路的状态也还好。“南疆有备而来,手里不但有大昭的兵力部署图,这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士气大涨,这仗确实难打,但并非不可战胜,目前风家军兵力已经集结了五万,我估摸着,也差不多就这么多了,之前说的十几二十万,本就是夸大其词…”“未必,你这个风家军主帅当真不知风家军有多少家底?”可能是忠勇侯没想到会有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尚未来得及跟她交代这些吧,风家又被灭门,所以她不知道家底也是正常。殷夙默叹了口气。“?王爷这话什么意思?”风家军到底多少兵马,她还真不清楚,因为风家军的兵册她也没见过,不过她记得好像是几万兵马,因为阿爹每次调动兵马就这些。“你已下了风家军集结令,你且等着看就知道了。” 他那个父皇之所以这般忌惮风家军,不是没有缘由的。昭娇颔首,也没追问,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她这个风家军主帅,还不知有没有资格…“别多想。”一眼看出昭娇在想什么,殷夙默劝了一句,摘星楼那边应该有消息了吧,虽然这事过去太久,但只要有点蛛丝马迹,摘星楼就能顺藤摸瓜,哪怕不能窥探全貌,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才是。“报!”两人正说话,打探消息的探子来报,南疆兵马已在洪口大坝驻扎。“洪口大坝…那是大昭的一道天然防线,这个季节,正是汛期,应该能抵挡一时,咱们加快行军速度,应该还有三天左右能赶到,听说那个南疆摄政王是个谨慎的,不做没把握的事,应该不会在汛期冒然强渡。”昭娇已经提前看过这边的舆图了,对这边的线路心中有数。“好,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两人不再闲话,策马加快了行军速度。京都城殷九梳这个新帝已经忙得几宿都没怎么合眼了。“皇上是在担心夙王和风主帅他们?”夜半三更,殷九梳手里还拿着奏章,这朝堂山下,这个烂摊子,已经快收拾的差不多了,最近动了许多人,朝堂上下不免人心浮动,关键时候,不容有任何闪失,这京都城暗藏的南疆探子还没有彻底查清…“算日子,他们应该快到了吧,也不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