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0章 写初步调查的文档

上,一丛丛月季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娇艳欲滴。

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照片上,思绪瞬间飘回到过去。

而新贴上去的拆迁补偿方案纸张在日光下泛着微微的光,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围观。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的脑袋都朝着公告栏使劲儿地凑,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如同嗡嗡的蜂群,在小小的空间里此起彼伏。

郑建国双手抱在胸前,静静地站在围观人群的外围。他身形挺拔,目光透过人群的缝隙,专注地落在公告栏上的方案内容上。他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透着认真与思索,仿佛在仔细考量着这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这时,人群中一个穿褪色工装裤的老汉引起了郑建国的注意。老汉身形微驼,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他缓缓地挤到公告栏前,抬起手,那只手粗糙且黝黑,手指上长满了厚厚的茧子,就像一个个小疙瘩。老汉用这样的手指,直直地戳向公示纸,似乎想要把那些文字都戳进心里去好好琢磨一番。

每戳一下,那纸张便轻轻颤动一下。由于用力,墨水印子在他指甲缝里蹭出一道道黑痕。

老汉嘴里还时不时嘟囔着:“这补偿标准,到底合不合理哟……” 声音不大,却带着浓浓的担忧。

信访办公室里,那台老旧的空调仿佛一头疲惫的老牛,嗡嗡地响个不停,吐出的风带着丝丝温热,根本驱赶不走室内那股闷热。墙壁上的石灰有些脱落,露出斑驳的痕迹,几盆绿植耷拉着叶子,在这闷热的环境里无精打采。

郑建国坐在办公桌前,面前堆着一摞上周收到的举报信。他神情专注,动作熟练地整理着,将信件按类别和重要程度一一分类摆放。窗外的阳光透过脏污的玻璃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不规则的光影。

当他的手触碰到一封匿名信时,动作不由得停顿了一下。这封信皱巴巴的,像是被反复折叠又随意塞进口袋里。信封上的邮戳显示来自邻县,黑色的油墨已经有些晕染,但仍能清晰辨认。

郑建国轻轻打开信封,一张信纸滑落出来,信纸的边角沾着一块块油渍,散发着淡淡的食物味道,似乎写信人是在匆忙之中,甚至可能是在吃饭的时候写下这封信的。

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有人在慌乱或者紧张的状态下书写的。郑建国仔细读着信的内容:“村支书私吞了修路款,原本计划修得又宽又平的路,现在变得坑坑洼洼,村里孩子上学都不方便,老人出门也担惊受怕。大家敢怒不敢言,希望能有人管管……”

郑建国的眉头渐渐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愤慨。他想起自己的职责,就是为那些有冤屈、有诉求的人伸张正义。

这封匿名信背后,或许是无数村民的无奈与期盼。

郑建国将匿名信小心地放回桌上,转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地图上的各个区域,手指顺着纵横交错的线条移动,最终停留在那个被举报村支书私吞修路款的村子所在位置。他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在地图上精准地圈出了那个点。那鲜艳的红圈在地图上格外醒目,仿佛是一个警示的信号。

“怎么会这么巧?” 郑建国喃喃自语道,眉头皱得更紧了。原来,这个村子恰好位于新建高速路的规划线上。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其中会不会存在着某种利益关联呢?村支书私吞修路款的行为,是否和高速路的建设有关?一系列的疑问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手机查看天气。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明天将会有雷阵雨,预计雨量还不小。他微微叹了口气,虽然恶劣的天气可能会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去村子里调查的脚步。

郑建国走到一旁的文件柜前,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和一个小巧但亮度很高的手电筒。他将雨衣轻轻抖开,仔细检查了一下,确保没有破损之处,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叠好,放进公文包里。接着,他拧开手电筒的开关,看到明亮的光束瞬间射出,这才放心地把它也放入包中。

“郑哥,明天下大雨呢,要不改个时间再去?” 同事小王看到他的举动,关心地问道。

郑建国摇了摇头,神情坚定地说:“不行,这事儿不能拖。老百姓还眼巴巴地盼着咱们去给他们解决问题呢。而且,这村子在高速路规划线上,情况可能比咱们想象的要复杂,早去早弄清楚。”

小王点了点头,露出敬佩的神情:“也是,郑哥你总是把老百姓的事儿放在第一位。那你路上可得小心点儿。”

郑建国拉上公文包的拉链,拍

不想错过《侯亮平说我叛国?我爷代号叫风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