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有些破败,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郑建国怀揣着一丝希望,步履匆匆地走进信用社,他深知要想揭开村支书在扶贫款上的违规操作真相,信用社的相关记录至关重要。
他先是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询问监控情况,得到的答复如同兜头一盆冷水 —— 监控保存期只有三十天。郑建国的眉头瞬间紧锁,心中暗叹错失了可能最为直观的证据。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很快将目光投向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取款凭条存根联。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的霉味,阳光透过小小的窗户缝隙,洒下一道道光柱,尘埃在光柱中肆意飞舞。郑建国戴上洁白的手套,开始了艰难的翻找工作。那些存根联被胡乱地堆放在纸箱和架子上,有的已经泛黄,有的边角还带着破损。
他一张一张地仔细查看,眼睛紧紧盯着每一行字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第一天过去了,他的腰因为长时间的弯腰查看而酸痛不已,眼睛也布满了血丝,但他只是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揉了揉眼睛,又继续投入到翻找中。第二天,依旧没有收获,他的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每翻动一张存根联,都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
到了第三天,郑建国感觉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都快到了极限。他的动作虽然依旧熟练,但已经略显迟缓。就在他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手指触碰到了一张凭条,那一瞬间,他的心跳陡然加速。他缓缓将这张凭条抽出来,定睛一看,正是那张被修改过的扶贫款转账记录。
郑建国的手微微颤抖着,他小心翼翼地将凭条平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复写纸的蓝色字迹因为时间和某些不当操作晕开了些,像是一团团模糊的云雾,但仍能清晰地看出其中被修改的痕迹。原本的转账金额和收款人都被做了手脚,很明显是有人试图掩盖真实的资金流向。
“终于找到了!” 郑建国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知道,这张凭条将成为指控村支书违规操作扶贫款的关键证据。他拿出手机,从不同角度仔细地拍摄着凭条,确保记录下每一处细节。同时,他也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如何让这张凭条在调查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将村支书的罪行彻底揭露。
离开仓库时,郑建国脚步轻快了许多,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纪检组的车一路扬起些许尘土,稳稳地开进了村委大院。此时,广播里正热热闹闹地放着欢快的广场舞音乐,节奏感十足的旋律在大院里回荡,可这欢快的氛围与即将到来的严肃调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村支书原本正坐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优哉游哉。突然听到外面车辆的声响,他心里 “咯噔” 一下,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窗边,偷偷往外瞧,当看到纪检组的车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也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郑建国走在纪检组队伍的前列,表情严肃而冷峻。他的眼神如同锐利的鹰隼,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众人径直朝着村支书办公室走去。推开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的布置简单而杂乱。
目光首先落在那只绿漆铁柜上,柜门敞开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慌乱。郑建国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暗忖:这村支书是慌了神,连柜子都忘了锁。他走近铁柜,只见里面的账本上贴着五颜六色的便签纸,这些便签纸像一张张诡异的标签,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郑建国戴上手套,轻轻拿起一本账本,仔细翻阅起来。每一页上的数字仿佛都在跳跃,试图掩盖着背后的真相。他的眼神愈发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账目。这时,站在一旁的纪检组成员小李忍不住说道:“郑哥,你看这些便签纸,感觉像是做了什么特殊标记。”
郑建国点了点头,“没错,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们得好好查查。”
他们继续翻找着,突然,郑建国的目光被窗台上的君子兰吸引住了。原本应该翠绿挺拔的君子兰,此时却蔫了两片叶子,像是生命在一点点消逝。而在花盆底部,压着一张没烧完的转账凭证。
郑建国快步走到窗台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凭证。
凭证已经被烧得有些残缺,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部分关键信息。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倾洒在村庄之上,给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的小路都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薄纱。郑建国双手抱臂,静静地伫立在二楼走廊上。他身姿挺拔,神情专注,像是一尊守护着这片土地公平与正义的雕像。微风宛如一双轻柔的手,轻轻拂过,撩动着他的衣角,那衣角便随着风的节奏微微飘动。
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