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突然改口?”
群臣也纷纷议论道:“是啊,包大人不是一首主战吗,怎么突然又劝陛下不要出兵,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耶律良才心里却暗暗琢磨,担心包拯把事情搞砸了,引起朝廷的怀疑,那就不好办了。
虽然他也希望包拯死,可不是现在。
现在他最希望得到的是大宋的高产稻种。
包拯目光扫视群臣,镇定自若:“皇上,一切因时而变。臣一首主战,乃是不想将白花花的银子免费送给辽国。可陛下没有听臣的意见,臣也无可奈何。”
“如今大辽的目的旨在高产水稻,若只在大宋的土地上种植,岂不是太可惜了。”
赵祯嗔怒道:“包拯,高产稻谷乃我大宋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若给了辽国,必将威胁大宋的安全,你身为国家重臣,如此浅显的道理,难道也不明白吗?”
“朕知你一向痛恨辽人,为何今日反倒帮着辽人说话?”
包拯道:“回陛下,臣的确痛恨辽人,以前如此,现在亦如此。然臣不过是为了大局着想,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赵祯道:“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朕绝不轻饶!”
“是!”包拯道,“其实,辽国之所以屡屡侵犯边境,盖因粮食短缺,倘若辽国解决了粮食问题,契丹百姓吃饱穿暖,想来他们也绝不愿打仗。”
耶律良才微微动容,对包拯这张嘴佩服得五体投地,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他也赶忙替包拯打圆场:“陛下,包大人言之有理!本非大辽好战,实在是我大辽百姓食不果腹,不打战的话,就只能坐以待毙,活活饿死。”
“诚如包大人所言,倘若我大辽也能种植粮食,解决温饱,相信契丹人没有人愿意打仗。”
“我大辽也并非贪得无厌,只需十万石高产稻种。”
“陛下若是愿将高产稻种和大辽分享,大辽宁舍弃三十万两岁币不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