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无法完工,这意味着一家人要在旧居度过这个新年,无法住进期待已久的新家。
于是,她赶忙找到李二柱,诚恳地说道:“李师傅,您看这进度,年前怕是完不成了。要是您那边还有人手,能不能都带过来一起帮忙?这样进度能快些,我们也能早点住进去。”
李二柱理解沈婉兮的心情,沉思片刻后点头答应:“行,沈姑娘,我回去再找些人来。大家加把劲,争取年前完工。”
没过多久,李二柱就又带来了近二十个人。
施工现场更加热闹,工人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砌墙的师傅手法娴熟,砖块在他们手中迅速垒起;搬运材料的工人脚步匆匆,一刻不停。
在众人的紧赶慢赶下,历经五个多月的辛苦劳作,终于赶在过年前竣工。
原本按照工程进度,房子四个月左右便能竣工,可沈婉兮家的工程却多花了些时间,原因就在于她那别具一格的茅房设计。
在古代,传统茅房布局单一,如厕体验不佳,这让沈婉兮很不适应。
于是,她决定发挥现代的构思,在每个房间里都增设一个厕所和洗漱间。
这一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施工团队从未接触过如此新奇的设计,李二柱和工人们对着设计草图反复琢磨,讨论如何铺设排水管道、安排通风设施 。
沈婉兮也没闲着,她找来村里擅长挖渠的农户,一起规划排水走向,力求将污水引到合适的地方。
又四处寻找合适的石材,用来打造洗漱台与便池。
为了让通风效果更好,她还亲自指导工人在墙上开凿通风口,安装简易的通风装置。
在沈婉兮的坚持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室内卫生间和洗漱间终于完工。
洁白的石板铺就地面,石头洗漱台简约又实用,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卫浴设施,但在古代已经是极大的创新。
崭新的四合院矗立在眼前,青砖瓦房错落有致,院子宽敞明亮。
沈婉兮、马紫茵和沈家人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