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观照、道德持守、时势审度三重境界。颜渊得闻此训,实因其具"三月不违仁"之根基,故能洞彻圣心,与夫子相视莫逆………
起讲曰:
尝观古之君子,或如子路之"行行如也",或似冉有之"退而能守" 然皆未臻圆融无碍之境。唯颜子能于箪食瓢饮间养浩然之气,在陋巷曲肱处蓄经纶之才。其进退非关利禄,藏行皆本天理,此正契合夫子"无可无不可"之大道。观后世儒者,若孟子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荀子之"法后王而隆礼义",皆未若孔颜之浑融………
……………
大结曰:
嗟夫!行藏之道,非止于仕隐之择,实贯通性命之理。能如孔颜之与时偕行、应物无滞者,方可谓真儒。今之学者 当于顺逆之境中磨砺心性 在进退之间修养道德,使行不违仁,藏不堕志,方不负圣人之垂训。如此,则个人之修养与天下之道义,皆在其中矣………
林泽祖依然是一气呵成,反正就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先道后义再个人。
反复审核两遍确认没有犯讳、涂改、错漏、脏污之处便封了此卷。
…………
林泽祖稍事休息便又就此开笔书写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尚书经义题目出自《尚书·皋陶谟》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皋陶提出治理的两个核心即知人和安民 。
只要将这两个概念拆解并结合古代政治思想 。
再加上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法家的制度论 ,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来丰富论述的角度。
喜欢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