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7章 县试七

一、断李甲"持械伤人"罪实。?我-的¨书!城+ ′追+醉`薪/蟑′結_依律当杖一百、徒二年半。

然按《问刑条例》之条款:

“生员犯奸盗诈伪者褫革”。

今虽未至奸盗,然行止暴戾已失士体,着即褫革衣巾,追缴廪米,革退生员,复杖八十、徒二年,以儆效尤。

二、张乙虽系苦主,然争水互殴亦违乡约。着罚银三钱修葺社学,示薄惩而全教化。

三、伤齿汤药银三两,着李甲如数赔付。所争水渠由里长重定分水规约,镌石为凭。

此判既申王法,亦正乡俗。尔等当思圣贤教化。

吴国大庆十年二月初五某府推官某判押讫。

…………

林泽祖庆幸的是自己熟读了《吴国律》,否则的话做第三大题判词题,还真有几个坑避无可避。

第一个坑就是想当然放宽了对生员张甲的处罚。

这就是所谓士大夫阶层特权阶层思想作祟。

第二个坑就是对张乙量刑不当。要么过重要么就是免于处罚。

第三个坑就是轻视了里长王丙的证言证词。

林泽祖收拾完第三题的答卷心中多少有点小得意。¢薪+完_夲!鉮?占+ ~首·发·

前两道经义释解可能众学子分差不大。

但是这第三道题就是一道坎。

能答辩出像他这样详尽的应该寥寥矣!

除非也是像他这样闲的无聊,啃过《吴国律》大部书的人。

然而事实却很残酷。

有钱有势的世家官宦子弟本就凌驾于律法之上。大多都对律法嗤之以鼻,就更别提去研究它了。

而家境贫穷或一般的考生学子,即便有心想读却买不起。

还记得当初在松山书坊,询问吴国律法历史方面的典籍之时。

自己被王山那老小子报出的五六百两银子吓到的一幕。

………

林泽祖赶紧收了思绪着手书写第五大题田亩计算题:

某圩田东西距三百二十步 南北距四百五十步,

中穿渠占地宽八步。

问实耕田几何?

若是在前世这道题一分钟就解决了。

但是按照当朝的解题格式一步一步下来却要费时劳神。

除了计算不费劲之外,就光剩下写字了,前提就是不要写错字。

解曰:

解法如仪:

一、步亩定制

按《吴国会典.户部田制》

量地以营造步尺为度,一步合5尺,一尺合工部颁铜尺三寸二分。!q~i_u?s*h¨u,b.a+n/g_.,m^e*

亩法二百四十步方为一亩,百亩为顷。

二、田土丈算

圩田原积

东西距乘南北距得总步方

三百二十步积四百五十步合一十四万四千步方。

渠道除豁

官渠纵贯南北长同圩田北表,计四百五十步。

渠道阔八步占步方八步 积四百五十步合三千六百步方。

三、实耕田计

扣减虚粮

原积减渠占得实耕步方

一十四万四千步方减三千六百步方合一十四万零四百步方

折合官亩

依会典折算:

一十四万零四百步方商二百四十步方合五百八十五亩

四、具结呈报

该于实耕官田五百八十五亩,应造入黄册,秋粮米依则例每亩科三升五合,共该征米二百零四石七斗五升。

批红:

田制关国本,丈量务精核,毋使豪右隐占,亦毋令小民虚赔。

此缴。

这道题还真不难,难就难在数字太大上,且书写字时容易出错。

林泽祖相信只要朱文昌、王继学等人细心书写,那这道题等于是送分题。

至于其他考生林泽祖所接触的倒不多。

不过从王继学,李本典等人,刚接触算术之时抓耳挠腮的情况推断,估计这些考生也好不到哪里去。

林泽祖刚收拾好第五题的答卷。

此时司号吏鸣锣收卷的锣声传来了。

时间刚刚好!

巡检的兵丁就站在考舍门口,司机监视有冒时偷写者。

还好的是经过正考一轮的淘汰,剩下的这些参加初覆的考生没有违规者。

不想错过《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