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验和初步了解到的情况,对这起谋杀大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判断。
从死者穿戴整齐没有丝毫被奸的痕迹来看肯定不是因奸杀人,同时也排除了图财害命的可能性。因为死者的一只耳环和金戒指虽然被捋下却未拿走;丢失的那辆半新旧女式自行车也很快找到了。
剔除了这些杀人动机后,剩下的则是报复杀人或情杀了。但从李光民的哭诉中得知赵小青为人老实谦和,工作认真负责。在家里与兄妹妯娌、在单位与领导同事相处的都很和睦融洽,和任何人都不曾有宿仇,根本不可能遭到仇杀;那么情杀呢,能够引起情杀的原因可就不止赵小青自己了。既有可能是她自己陷入了婚外恋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也有可能是她的丈夫有了艳遇喜新厌旧而下了毒手。
于是,围绕这对夫妇的私生活展开了广泛而缜密的查访。
调查中凡是认识赵小青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说她是一个谨慎守节的女人、是一位贤妻良母。不要说婚外恋,连和别的男人说话都十分注意分寸。她的弱点是性格懦弱、心胸狭窄。
而她的丈夫李光民自从升迁为银行的办事处主任掌管了一方的金融大权以后,吃喝穿戴就一天比一天讲究,生活作风也越来越轻浮,对赵小青一犬比一天冷漠疏远。经常驾着单位的轿车出入高贵、豪华的舞厅、宾馆,有时深夜不归。妻子稍加盘问和劝阻他便以恶言相对,接着便是更为难耐的冷落和刁难。为此赵小青曾先后三次吞服安眠药、一次割腕自杀。因抢救及时没造成严重后果。
侦查人员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便把杀人嫌疑集中在李光民身上。李光民是个遇事不慌、能言善辩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己被列为怀疑对象时,仍旧面不改色、神态自若、对答严谨,有时还表现出一种由于丧妻而应有的哀伤。但当问到他2月13日这天的行踪时,他以小孩子背诵童谣般的熟练从早上7点半至晚6点整整一天的每时每刻干了什么、有谁可以做证都叙说得十分具体和准确。而且经过验证全部属实。
这无疑表明他根本没有作案时间,理应排除涉嫌者之外了。但是,我们的侦查人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有谁会对自己一天中的每时每刻甚至每分每秒的活动都记述的那么准确无误而且都有人从旁作证呢?!这种准确似乎包含着精心安排,不能令人信服。
可李光民确实没有到过杀人现场,而这凶手很可能和他有关。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想,凭着李光民的精明狡诈和丰厚的经济实力,他完全有可能雇佣第三者充当杀手。这种假想一经成立便对李光民展开了攻势。
2月15日晚10点再次传讯了李光民,在强有力的政策攻心和连续不断、出其不意的追问下,李光民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终于出现了动摇。他神色慌张、方寸亦乱,一时竟失去了两天前的那种洒脱和对答如流。
审讯一首持续到16日凌晨,万道霞光为大千世界带来了新的光明,也使彻夜未眠的年轻神探们取得了足以清除疲劳的胜利——李光民的供述使得他们的假想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李光民44岁,22岁中专毕业后又在工作岗位上脱产接受了两年金融专业的大专教育,不久便得到职务上的擢升。他与39岁的赵小青己经结婚十几年。两个人生在同村,自幼相识。虽非青梅竹马,但在婚前也曾有过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和面对明月疏星的海誓山盟。婚后不久他们生了个女儿,无疑又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新的愉悦和幸福。
这个三口之家是美满的。但李光民是个精力旺盛而又欲壑难填的人,当他有了一定的职位和权力、当他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时候,他的思想意识、他的人生观便在悄悄地蜕变。开始他只是不满足下了班围着妻子女儿转,他要看看那花花绿绿的世界,享受一下新的刺激和妻子所不能给予他的快活。于是便开始逛舞厅找靓丽的女人伴舞。再后来他又搞起了婚外恋。
更可悲的是,他的这位新欢不是别人,竟是赵小青的同胞妹妹、己经结了婚的赵小梅,这一对寡于伦理道德、鲜于廉耻的男女一经成奸便十分疯狂。
开始是在李光民的办公室和赵小梅的家中苟合。后来李光民不惜重金租用高级宾馆供两人鬼混。再后来赵小梅又购买了两套讲究的公寓,一套专门用作她与李光民秘密姘居的黑窝。
赵小青虽然老实忠厚,可她并不缺少女人所有的精细和敏感。她很快发现了丈夫的不轨行为和胞妹的无耻插足。当时她难过极了,这除了丈夫负心带给她的痛苦外,还有自己的妹妹给她制造的难以对人启齿的难堪和酸楚。为了挽救两个濒临破败的家庭和两个亲人的声誉,赵小青以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