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认个人吧。”小覃决定把傅某带去辨认。
傅某看到尸体后,很平静又很茫然地说,那正是他的妻子。死者身份得到确认。刘桂云,32岁,青峰煤矿硫酸铝厂工人。其夫傅某,33岁,青峰煤矿汽车队司机。两人婚后曾经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但后来便经常吵嘴斗气,感情越来越不和,后来干脆各不相管了。
据知情人透露,刘桂云凭着自己的几分姿色,把相貌平平的傅某根本没放在眼里,成天和一些未婚男青年交往,寻欢作乐。
有人还反映,刘桂云可能有些心理变态,好像离了男人就不舒服,她交往的男青年大多是未婚者,和她经常发生性关系的就有六、七名未婚青年,而且都比她小几岁,有的甚至才二十来岁。厂里对她的情况有所觉察,曾多次警告她注意影响,行为检点些,但她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睬。夫妻感情也因此破裂。
调查也证实,11月5日青峰煤矿搞了一个大型群众活动,放假一天,那天晚上八点钟左右,有几个人还看到过她从家中外出,不知往哪儿去,走时嘴里还哼着什么小调,很快活的样子。有个姓文的矿工还问她,“这么晚了,到哪儿去”。她答说,“就到前面”。这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她了。
无论是死者家中,还是抛尸现场,警方均进行了大量搜寻证据的工作。
在抛尸洞内,由于潮湿泥泞,警方发现了一双保存完好,未遭破坏的陌生的脚印,这是一个很粗壮或很有力量的人留下的。警方通过认真勘验分析,认为这双脚印很可能就是凶手留下的。脚印前浅后深,说明凶手是背着尸体进洞的。尽管洞黑且有几处弯道,脚印的行走方向和位置都在洞内道路的正中,说明凶手很熟悉此洞,而且带有照明工具。很显然,凶手谋杀和抛尸具有目的性,至少抛尸准备充分。除了这口煤井,附近还有几口废井,但只有这个很少有人来,外人就更不知道了。
由此分析,凶手极可能是附近或在煤矿工作过的人,基本上可以排除流窜作案。这就大大缩小了侦查范围。
那么,谋杀动机呢?
无论是死者家中,还是抛尸现场,警方都没找到谋财害命的证据,而刘桂云虽然风骚,但生前并无仇家。
在谋杀的动机上,警方倾向于情杀。
情杀也有几种。刘桂云的丈夫傅某,早己恼怒于她,两人尽管感情不和,但未离婚,傅某一顶“绿帽子”戴得全矿上下都知道,非常烦躁,因此,几次扬言要揍死“这臭女人”。傅某一时迁怒于她而将其杀死是有可能的。
和刘桂云“相好”的几个青年为争风吃醋,除掉她也有可能。另有几个正谈恋爱准备结婚,其未婚妻风闻那些“丑事”后雇人杀死刘桂云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侦查工作以此线索展开。
警方成立了“11·5”专案组,小覃是其中的主要探员。最初发现尸源的是他,而这次发现是从一封信谈起的。这封信也许隐藏着一种秘密。
信是11月10日从长沙火车站寄出的,信封上的邮戳日期及地址清晰可辨。信是用普通信纸写的,信封也是邮局卖的那种。信的内容不多。
信中说:“傅某,你好。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们己经离开湖南,去了很远的地方,请你不必担心,请你带好你和桂云的孩子,照顾好自己,不必担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桂云说,她要这样做是万不得己,因为你们生活在一起一点也不幸福,要你原谅她。好,请你多保重,我们要走了,请原谅我们的不辞而别,祝你再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发自:长沙火车站。”
信封没有落款地址,信内没有落款人。但警方推断,写信人很可能就是杀人凶手,当然不排除凶手请人代笔。明知道刘桂云己经失踪(姑且不谈被杀),却在死者不见5天后尚与死者在一起,不是凶手又是谁呢?!而且,这个写信人在11月10日这天到过长沙。
警方又多了一个证据。写信人究竟是谁呢?
警方将信件送往技术室进行技术鉴定。令警方异常失望的是,这封信与所有嫌疑对象的笔迹均不相符。
这个神秘的写信人究竟藏在哪里呢?难道真是请街头小巷的代书人代笔?
警方在调查写信人的同时,另一个侦查小组围绕11月5日(杀人日期)、11月10日(神秘信件发出日期)开展了工作。
刘的丈夫傅某,在其妻失踪两天后,曾到保卫科报案,收到信后又主动交给了保卫科,要求保卫科帮他找回妻子。这实在有些反常。过去他妻子在外鬼混或不声不响外出,傅从不过问,也没有到保卫科主动报过案,因为他己习以为常,也感到有些心灰意冷。这次却找保卫科要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