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各有各的安排

几人纷纷赞同,由池经年领头,缓缓顺着沿河的街道向前而去。

今日是个适合散步的日子,和方南雪去池家小住的那天一样,仍是天晴日暖。太阳照在沿途的河面,水面上有粼粼波光,河对岸的石头上,坐着几个半大孩子垂钓;有三五闲聊者在树荫下讨论着时局;亦有女子结队端着木盆去下游清洗衣物;偶有小儿追逐打闹而过,是岁月静好的感觉。

待到到达池家,己是午饭时间。饭后池太太再次将众人叫进了书房。周伯己经带着大力大虎回来了,县城的房子己经收拾好,这几日便要搬过去了。

池太太这几日除了教两个女孩儿看账本打算盘外,也安排收拾了一些不常用的物件,或是送人或是变卖或是封存,己经处理掉了一些。剩下的便是一些大件的,仍然要留在这里。

留下的需要人看护,现有的人留谁看护又或者是从外面雇人,得商议个章程出来,还有哪些愿意跟去县城的,愿意去的月钱不变,不愿意去的给点钱也就遣散了。

这一系列事情,池太太有意让儿女经手,便将问题一一抛出,然后静等年轻人的意见。

池经年的意思是,家里大大小小也有十来口人,周伯没有儿女,肯定要跟着我们一起去的,他年纪大了,实在不放心他一个人留在这边;大力、梅佳没有亲戚投靠,肯定也得跟着去;江婆婆只怕要回乡下带孙子孙女了,不过还是要问问她本人,若是她愿意跟去城里,她家里又不反对的话,自然也是要一起去的。

大虎得问问他自己的意思;王伯的两个儿子在邻镇学艺,佳婶在本镇,给王伯放几天假,让他去和佳婶商量商量吧。

周妈一家都在池家多年,竹清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若是周婶一家愿意去,就仍在池做事,若不愿意去但还愿意在池做事,又或者不在池家但是愿意给看房子的,和他们商量一下工钱,他们也仍然可以住在这边房子里。若不愿意在池家做事但还留在这边镇上的,给几亩地吧,若是要去别的地方谋生,那就给他们些钱了。

“至于物件,除了贵重的和各自常用的,其他的如西季衣物、不便购买的、应急的药物这些也得带上些。至于不能带走的,收拾好了留在这边吧。”池经年顿了顿,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池太太听的颔首,示意女儿和阿雪补充,池净月表示哥哥说的都对,听哥哥的就好。

方南雪则是补充了三点:一是干脆统一给周伯、梅佳、大力以外的都放三天假,这样方便他们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到了日子不管谁留谁不留,一次性就能出一个结果。二是没有亲属投靠的这三个,也要问问他们自己的想法,若是实在不愿意跟着去的,得另外想个章程;三是建议在隐蔽处挖个地窖,存些粮食药品之类的。

薛三在听到地窖这一点时,眼前一亮,内心猜测这个阿雪妹妹到底是如何会有这样的建议。

同样有疑惑的还有池净月,她问:“阿雪,前两点我觉得不错,但是地窖,我不太理解,咱们家院子够用的,存的粮食也够再吃半年,应该能够接上今年的秋收。”

方南雪内心思索该如何婉转的表达,沉思了一下,说道:“最近几十年战乱太多,政府又是死人又是赔钱,虽说咱们这儿现在还算好,这地儿近些年没打,你我没饿过肚子。可是谁知道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打起来了,你看大力、梅佳不就是前几年老家打仗流浪过来的吗。”

“一旦真的打起来,必然有人趁乱生事,放在明面上的东西最显眼,容易被人盯上,咱们私底下藏些比较好。再说真的打起来,药品这些肯定是不好买的,咱们提前有个准备,若是县城乱了,咱们回小镇也是一条退路。”方南雪补充道。

几人闻言都露出赞同的神色,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只是这地窖如果真的要挖,只怕池经年和薛三这两公子哥儿少不得要出力。

到了下午,池太太将所有人等集合在院子里,众人这段时间是有些忐忑的。今日见池太太神色平和,都纷纷松了口气静静的在院子里站成一排,等着池太太发话。

池太太先是感谢了大家这些年对她的帮助,然后说了从明天起给王伯等有亲属的放西天假,让大家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去留,愿意留的继续干,不愿意的给一笔钱;又让周伯等没有亲属的想一想要不要跟着他们走,不去的同样给钱,去的以后嫁娶池家帮助安排,不婚嫁的池家给养老。

安排好了,有家的几人带着些失落的神色离去,第二日一早各自归家,没有亲属的几人则是第二日早饭过后寻了池太太表示愿意继续留在池家,去城里还是留在镇子里看房子都听从池太太安排。池太太对三人愿意留下还是很高兴的,当即表示这三个人都跟着去城

不想错过《我来民国努力打工》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