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鲁班书

要说咱中国匠人行当里的忌讳,没有比《鲁班书》更邪乎的了。本文搜:精武小说网 jwxs.org 免费阅读您别看现在装修师傅腰间别着激光尺,搁古代,哪个木匠敢在房梁上多钉半寸木头,都得先给鲁班爷上三炷香。可这祖师爷传下的《鲁班书》,偏偏被称作"匠门阎王帖",老辈人讲起来都压着嗓子,生怕惊动了书里的咒诀。

这事儿得从明朝成化年间说起。那年河南黄河决堤,工部请了个姓陈的掌墨师傅主持修闸。这位陈师傅在河滩上摆出七盏油灯,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布,嘴里念着"天圆地方,律令九章",硬是让三千斤的闸石稳稳落在急流里。后来有眼尖的发现,他怀里揣着半卷发黄的册子,封皮上三个朱砂字晃得人眼晕——正是失传多年的《鲁班书》上册。

要说这书邪性在哪,咱得掰扯清楚"缺一门"的讲究。鲁班爷当年造云梯攻宋国,媳妇儿挺着大肚子来送饭,结果被机关误伤一尸两命。祖师爷悲愤之下立下毒咒:凡窥天机者,鳏、寡、孤、独、残必占其一。您听听,这不就是匠人圈的"五弊三缺"?前些年我在皖南采风,见过个八十岁的老木匠,左手缺了三根指头,说是年轻时偷看半页《鲁班书》遭的报应。

书分上下两册的玄机也透着古怪。上册七十二道咒,专攻魇镇之术。您可别以为这是封建迷信,九八年湖北挖出座明代古宅,房梁上刻着"千斤坠"符咒,六个壮汉愣是抬不动三米长的杉木。下册倒是救人的方子,什么"九龙化骨水"治鱼刺卡喉,"五雷止血符"镇刀伤见红。可老话讲"学了下册得上册",就像抓药不能只抓甘草,这阴阳两卷非得凑齐了才镇得住。

要说民间流传的真人真事,那可瘆得慌。我三舅姥爷年轻时在川北当知青,见过个会"扎草人"的篾匠。有回生产队长克扣工分,这篾匠半夜扎了个稻草人,胸口贴着队长的生辰八字。第二天队长就心口疼得打滚,卫生所查不出毛病,最后还是篾匠把草人烧了才好转。后来听村里神婆说,这就是《鲁班书》里的"六甲厌胜术"。

更玄乎的当属"造畜"传说。光绪年间河北有个瓦匠,被东家欠了三年工钱。这瓦匠在房檐暗格里埋了张黄符,不出半月,东家少爷突然学狗叫,顿顿要吃生肉。请来的道士用罗盘在正梁找到符纸,上面画着似狗非狗的怪物,正是《鲁班书》里"狼跋符"。这事儿记在《畿辅通志》里,您要是有机会去保定,老辈人还能指着某座大宅说这是"狗少爷府"。

不过要说最实用的,还得数书里的救命偏方。早年间我老家有个接生婆,遇到难产的就用银簪蘸朱砂画"九凤破秽符"。您还别不信,八二年县医院都判了死刑的横胎,她愣是拿这法子保下母子平安。后来破西旧时搜出本泛黄的手抄本,扉页上写着"鲁公秘传",可惜当场就给烧了。

如今这书的下落更成谜团。零八年汶川地震,北川有座百年老宅屹立不倒,清理废墟时发现门楣刻着"天丁护宅"符咒,跟《鲁班书》里记载的"天罡镇煞图"一模一样。考古队想拓印下来研究,相机却怎么都对不准焦,最后还是村里老人说了实话:"这是鲁班爷的保命符,动了要折寿的。"

您要问现在还有人敢碰这书吗?前年我在湘西访到个做傩戏面具的老雕工,他工作室供着鲁班像,香案底下压着半本手抄符咒。老头神秘兮兮地说,这是民国时他太爷爷从破庙梁上取的,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最绝的是他雕的钟馗像,背后都暗刻"五鬼运财符",据说请神像的主顾个个财运亨通,可他自己却打了一辈子光棍。

说到底,《鲁班书》就像把双刃剑。老话讲"宁拆十座庙,不破一匠咒",您看现在装修动土还要贴"开工大吉"的红纸,就是怕犯了匠人的忌讳。去年苏州有个开发商挖出古代木桩,上头钉着七根生锈铁钉,工人非要做法事才肯继续施工。后来请来的风水先生说,这是鲁班门人布的"七煞锁龙局",动土得选三阳开泰的吉日。

要说这书里的玄机,倒是暗合天地至理。您看那"千斤顶"咒符的纹路,其实是勾股定理的变体;"九龙化骨水"的施咒时辰,正对应人体胃经当令的辰时。难怪《西库全书》的编纂官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写:"鲁班之术,半属机巧,半涉幽冥,非大德者不可轻用。"

如今这手艺活在新时代也有了新讲究。您看故宫修文物的老师傅,开箱前必先三鞠躬,说是敬天地材料;现代木工论坛里还有人讨论《鲁班书》里的榫卯结构,把"燕尾榫"叫成"凤凰尾","穿带榫"称作"龙脊梁"。要我说啊,这老祖宗的智慧就像陈年老酒,甭管装的是科学还是玄学,咂摸透了总有余味。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