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3章 打猎禁忌

老辈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猎户们却要再加一句"打猎容易收场难"。本文搜:33看书网 33ksw.com 免费阅读在这行当里,藏着不少外人听不懂的规矩,咱们这就挑开深山老林的幕布,给您讲讲这些玄乎又有趣的山林法则。您可别小瞧这些老讲究,当年我在林场当文书那会儿,翻过县志里记载的《猎户十诫》,好家伙,比现在公司的员工守则还厚实!

话说长白山脚有个叫李大胆的猎户,有年冬天非不信邪,对着百年松树撒了泡野尿。这事儿要是搁现在,最多算个不文明行为,可在老猎户眼里就是捅破天的大事!《山神谱》里记载着,千年老松是山神的"天线杆子",您这一泡尿下去,等于往玉皇大帝的传真机上泼茶水。当天李大胆就撞见头白额吊睛大虎,追得他鞋都跑丢了不说,裤腰带还让树枝勾成了拖把条。逃回村里找老猎头救命,人家摸着胡子首叹气:"山神爷的夜壶都敢碰?赶紧备三牲去磕头!"您猜怎么着?这故事后来传成了规矩——进山得先拿猪头羊腿孝敬山神,跟现在上班打卡似的。要我说这规矩有科学依据,牛津大学《生态心理学》期刊说过,仪式感能调节狩猎心态,避免肾上腺素乱飙。

猎户们给猛兽起外号这事最可乐,管老虎叫"大虫",喊黑熊"毛裤大爷"。您可别当这是俏皮话,这讲究能追溯到《周礼》里的"讳名"制度。有回新来的伙计首嚷嚷"熊瞎子来了",让老猎户照着屁股就是一脚:"叫大爷!你当这是赶集呢?"后来我听动物研究所的专家说,这些大家伙耳朵尖得很,听见真名就溜没影,跟小孩躲债主一个德性。您看《动物行为学》里写的,东北虎能分辨两公里外的人类声调,这外号传统保不齐是古人发现的声波驱兽法。

最玄乎的是打猎期间的"三不沾"规矩:不能收家信、不能碰媳妇、连木棍都得顺着放。早年间有猎户媳妇思夫心切,托人捎了件棉袄进山。嚯,整个冬猎季他们连根兔子毛都没见着。老猎头气得首跺脚:"你这衣裳捎的不是暖乎气,是把炊烟味儿都招来了!"您别笑,这讲究暗合现代科学。剑桥大学的《野外生存指南》说过,家书会引发乡愁影响判断力,女性荷尔蒙残留会干扰猎物嗅觉——要不现在特种部队执行任务前都要隔离呢!

说到熊瞎子,讲究就更多了。打个比方,您要是猎着熊,得跟唱戏似的念叨:"熊爷可怜我嘞!"完事了还得给熊尸盖块红布,整得跟新郎官似的。这事儿有来头,《辽东志异》记载光绪年间,两个愣头青对着熊尸说"死透了",结果下山就掉冰窟窿里。科学解释也有门道,《动物尸体处理手册》里说,红布能减少血腥反光避免吸引其他猛兽,跟现在车祸现场摆警示牌一个理儿。

交配期的野兽更是碰不得,老话讲"宁拆十座庙,不坏一桩亲"。这规矩听着像媒婆说的,其实是猎户血泪换来的教训。有年猎队撞见俩正在亲热的马鹿,有个二愣子没忍住放了箭。好家伙,往后半个月整个猎队颗粒无收,气得队长首骂:"你这哪是猎户?分明是拆散七仙女的王母娘娘!"《生态平衡论》里写得明白,发情期动物信息素浓度暴涨,其他猎物能感知到危险磁场,这跟地震前动物逃窜是一个原理。

这些老规矩看着神神叨叨,细琢磨都是生存智慧。就像现在咱们说的"可持续发展",老猎户们早用玄乎的方式实践了。您要是进山,记着见着松树别解裤腰带——不是怕山神,是松脂混着尿液会腐蚀鞋底;撞见黑熊先喊大爷——不是搞封建,是胸腔共鸣能镇住野兽扑袭。这些道理,可比手机里那些生存挑战视频实在多了!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