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8章 过寿禁忌

咱们中国人讲究过生日这事儿,那可是门大学问。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com 免费阅读前阵子我二舅爷刚过完七十大寿,全家人偷偷摸摸在家切了个蛋糕,连朋友圈都没敢发。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我专门翻了好些古籍,还咨询了研究民俗的教授,发现这里头藏着不少老祖宗的智慧,连现代科学都能对上号。

先说这六十岁到八十岁不过大寿的规矩,老辈人讲起来那叫一个玄乎。您知道《三命通会》里怎么写的吗?"寿宴喧哗,阳神惊动,阎君簿上添朱笔"。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人一过六十岁,命里阳气就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候大操大办过生日就像在阎王爷面前敲锣打鼓:"我在这儿呢!"据说古代有个叫张百万的土财主,六十大寿摆了三天流水席,结果第二年就中风瘫了,这事在《子不语》里记着呢。

不过要我说啊,这事儿可能跟现代医学讲的"应激反应"有关系。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老年人突然面对大量社交活动时,皮质醇水平能飙升三成。您想啊,准备寿宴得操心,迎来送往要应酬,血压血糖都跟着闹腾。我邻居王大爷去年偷偷过六十六,就吃了碗长寿面,今年体检各项指标比前年还好。

再说说这过生日的时辰讲究。您听说过"男过虚女过实"吗?就是说男人要提前一年过整寿,女人得当年过。这规矩在《周易》里能找到根儿——男人属阳要"藏锋",女人属阴要"显形"。不过现在年轻人哪管这些,我表弟去年刚过完29岁生日就嚷嚷着要奔三,气得他奶奶首拍桌子:"小兔崽子别瞎说!你这是要折寿的!"

最玄乎的要数"寿不过三"的禁忌。您去山东农村打听打听,三十岁生日敢大过?保准被老人骂得狗血淋头。《渊海子平》里说得更吓人:"三、西之数犯天冲,寿宴摆酒引阴风。"这话听着瘆得慌,其实用现代心理学解释就是"自我暗示效应"。人到了而立之年本来压力就大,要是再被各种祝寿仪式提醒年龄,心理负担更重。我同事小李去年三十岁生日喝大了,第二天就辞职说要"重启人生",现在还在大理开客栈呢。

说到八十岁大寿能大办这事儿,里头可有讲究了。古人认为人活过八十就是"地仙",阎王爷的生死簿上己经勾过名了。《黄帝内经》里说"八十者,天地气全",用现代话讲就是免疫力进入稳定期。科学上还真有研究,英国有个养老院发现,给八旬老人办生日派对能显著降低抑郁率。您看,这不就跟老话说的"寿宴聚阳气"对上了?

不过要我说啊,这些老规矩最精妙的地方在于"仪式感管理"。年轻人过生日要热闹,图个开心;中年人低调过,求个安稳;老年人谨慎过,保个健康。就像《红楼梦》里贾母过八十大寿,那排场大得吓人,可人家是真有那个福气接着。要是换个身子骨弱的,估计早就被折腾病了。

现在年轻人总说这些是老迷信,我倒觉得里头藏着生活智慧。您想啊,古代没体检没降压药,老人们可不就得琢磨出些"保命秘籍"?就像现在流行"断舍离",古人早就知道"寿宴从简"能省心。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碰上家里老人坚持老规矩,咱也别较劲。去年我姑奶奶八十五大寿,非要在院子里搭戏台子,结果全家老小忙活三天,最后老太太自己说:"明年可别折腾了,还是打麻将舒坦。"

说到底,过生日这事儿讲究的是个"合时宜"。该热闹时热闹,该低调时低调,就像《礼记》里说的"礼,时为大"。您要是不信这些,就当听个乐;要是家里有讲究的老人,顺着点儿总没错。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就像老陈皮泡茶——越品越有味儿。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