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7章 色气禁忌

您瞅瞅现代小姑娘们天天追着美妆博主学"斩男色",这事儿搁古代能吓得老道士当场画符——知道为啥《说文解字》里"色"字通"气"吗?在山东乡下,至今流传着"腮红太重勾无常"的讲究,说是涂胭脂过了火候,能把阴间的勾魂使者招来。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这可不是瞎掰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帛书上明晃晃写着:"施粉过三,精气外泄",敢情两千年前的贵妇们早就在跟化妆品斗智斗勇了。

咱得从中医的"五色入五脏"说起。《黄帝内经》里把脸色分成青赤黄白黑,对应肝心脾肺肾。您看《金瓶梅》里西门庆初见潘金莲,说她"面若三月桃花",这可不单是文笔好——现代皮肤科医生说了,雌激素旺盛的姑娘确实容易面泛桃红。但古人哪懂荷尔蒙?《相理衡真》里首接把这归为"桃花煞",说是"主淫佚破家",您说潘金莲后来那结局,倒真应了这相术谶语。

最逗的是"好色损元神"这茬。明朝那会儿青楼女子都备着朱砂粉,说是能防客人"采阴补阳"。要按现代化学分析,朱砂主要成分硫化汞确实有镇静作用,但天天往身上扑那可是要汞中毒的。不过《遵生八笺》里记载的"御女之术",说行房前要含参片保元气,倒跟现在运动员喝功能饮料一个理儿——都是给身体临时充电的野路子。

说到"突然乏力"的忌讳,我二舅姥爷有回下地干活突然腿软,硬是让我姥姥拿桃树枝抽了半个时辰。后来查医书才知道,这讲究源自《肘后备急方》里"暴萎症候,乃邪祟侵筋"。现在神经内科大夫说了,这八成是低钾血症,吃根香蕉就能缓过来。您看《本草纲目》里记载香蕉"通血脉,填精髓",敢情李时珍早把电解质补充写明白了。

江浙一带现在还讲究"新娘子三日不卸妆",说是防喜气外泄。有回我在绍兴参加婚礼,新娘子顶着两斤粉底熬了三天,最后过敏起了满脸疹子。这事儿《清嘉录》里早有预警:"脂粉覆面,三日则伤肌理",跟现代皮肤科说的"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完全对得上号。最绝的是古人解决办法——用淘米水洗脸,现在成分党都知道里头含的维生素B群能修复皮肤屏障。

说到"争气伤身"的忌讳,不得不提老北京茶馆里的"压火茶"。跑堂的见客人要急眼,立马端上壶茉莉香片,说是"香能顺气"。现代芳香疗法研究证实,茉莉花香中的乙酸苄酯确实能降低皮质醇水平。这跟《香谱》里"茉莉解郁"的记载,搁实验室里都能对上数据。您说老祖宗这是蒙的还是真参透了化学奥秘?

湘西赶尸人有个绝活:给尸体脸颊扑腮红。外人以为是装神弄鬼,其实这招在《洗冤录》里写得明明白白——人死后血液沉积,补点颜色能防活人受惊。现代殡仪馆给逝者化妆,原理不也差不多?只不过古人用朱砂掺胭脂,现在改用防腐化妆品,科学道理一脉相承。

广东人最怕"乌气罩面",说是印堂发黑要倒大霉。澳门赌场里的荷官都备着珍珠粉,见客人面色不对就劝人家补妆。要按光学原理,皮肤暗沉是微循环变差,珍珠粉里的碳酸钙能即时提亮肤色。这跟《粤海关志》里记载十三行商人用珍珠粉谈生意的传统,简首跨越时空的商业智慧。

(声明:文中民俗讲究请当文化遗产欣赏,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美妆虽好莫要过量,面色变化还请关注健康指标。最后提醒,见人印堂发黑别急着报丧,可能人家只是熬夜加班需要补觉。)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