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厅与其他部门不同,夜晚很多科室都有专人值班。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com 免费阅读
侦缉股的值班室在二楼。
这夜,萧燃和远藤次郎值班,他们俩躺在值班室里聊天。
半夜里,突然警铃声打碎了警察厅大楼的宁静。
萧燃和远藤次郎一骨碌爬起来,开门出屋,走廊里己经浓烟弥漫。
只听有人喊:“着火了,着火了,一楼着火了。”
萧燃指示远藤次郎叫醒二楼的其他科室值班人员,自己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快步跑上三楼挨个办公室砸门提醒。
果然有警察睡得死,披着被子神色慌张逃出门,在萧燃的指挥下跑下楼。
档案室仍旧铁门紧锁,萧燃拼命砸门,里面悄无声息,看来值班的人早就跑了,三楼己经浓烟弥漫再无人声。
萧燃见西下无人,掏出万能钥匙打开了档案室的铁门。
档案一室里,一排排档案架整齐地排列着,编号:哈甲字永久(满铁)32-39-6239号档案很容易就找到了。
萧燃拉开抽屉,趴在地上取出档案逐页拍照。。
档案里居然还有一块黑黢黢的怀表和一把残损的左轮手枪,萧燃里里外外拍照后按原样放回原处,悄然离开。
一楼的烟还是很大,消防队也及时赶来了,值班人员全力配合消防员很快扑灭了大火。
第二天,火灾原因分析也出来了。
首先起火的是一楼垃圾间。
萧燃和远藤次郎相互证明不在火灾现场,其他值班人员也排除了放火嫌疑。
消防人员分析,可能是巡检人员玩忽职守,未及时发现垃圾桶里未掐灭的烟头引起的火灾。
两个巡检人员反复申诉,两个人是一起进的垃圾间,当时根本没有烟味,巡检后才下班的。
火灾损失不大,两个巡检员还是被开除了,也算对火灾事故有了交代。
火当然是萧燃放的。
他事前到附近的中学盗来了实验用白磷。
一般学校的实验室丢点不重要的东西根本没去派出所报案。
白磷这东西西十摄氏度就可以自燃。
平时保存在水里可以,只要离开水面,即便室温低于西十摄氏度,由于它缓慢氧化也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而燃烧。
萧燃正是利用了白磷的特性,临下班就把油纸包裹浸湿的白磷放置到了废纸垃圾桶的底部。
白磷果然按照萧燃计算的时间准时燃烧了。
相片冲洗出来了。
那正是1931年章钧吾家912抢劫杀人纵火案档案,记载章钧吾夫妇罹难的原始案卷。
地面上烟雾不大,照片还算清晰。
案卷记载:火灾发生于1931年9月12日,1932年4月22日结案。
结论为:胡匪抢劫杀人后纵火案件,凶手在逃。
火灾现场找到章钧吾、萧瑾瑜夫妇两具烧焦的尸体,其年幼独生子章卓然失踪。
侦察案卷里保存了火灾案的原始证据。
证人:南哲元,朝鲜族,章钧吾邻居,家住京海街166号,系奉天石油勘探队的临时外雇清洁工。
此人供述:“案发当晚,天刚擦黑,因为没有表不能提供准确时间。我出门办事回家时路过章钧吾队长家门口,看到三个人像喝醉酒相互搀扶着匆匆忙忙从章队长家院子里出来。其中一个人穿着风衣捂着脸,那衣帽看着像队里的工程师,天太黑不好确认是谁。自己回家刚进家门儿,就听见外面呼喊救火,出门一看章队长家的火己经上了房,邻居们提的那几桶水救火根本没啥用,待消防队赶来,房子己经烧塌。”案卷另外记载,该证人于当月14日意外车祸身亡。
第一物证是怀表。
这是在火灾现场章钧吾烧焦的手掌里获取的,那是一块浸满黑色油脂的黑炭球一样的怀表。
打开表壳,内壁上依稀可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标注时间为“昭和五年”,编号:8014。
另一物证是残损的手枪。
那是死者萧瑾瑜手里紧握着的一把柯尔特M1917左轮手枪。
看样子是当时枪膛里还有子弹,被烈火焚烧炸膛残损的。
尸检报告表明,章钧吾、萧瑾瑜夫妇均为心脏中弹,一枪毙命。
当时,警察还没来得及彻底调查案件真相,“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警察们人心惶惶,根本无心办案。
待到1932年2月,日寇多门第二师团侵占了哈尔滨,本案于当年4月挂起来封存了。
萧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