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69年新年,就这样简简单单过来了。
初二,父子俩会和姑姑一家回乡下。趁着一大家聚聚的时候,李博文把将要再婚的事说出来。
大家都比较关心,毕竟李博文其实还年轻,人生还有好几十年,家人们都不希望李博文孤单地过完下半辈子。
回城后,李博文在复工后的第一个周末把林姨带回了家。
林姨才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柳眉大目,樱桃小嘴,身材匀称,凹凸有致,扎着马尾辫,皮肤白皙,大美人一个。
李言心想,李博文这下有福了,老牛吃嫩草!估计双方都是颜狗,互相看对眼。
林姨大名林琳,是个孤儿,只记得建国前跟母亲从南方逃难来的,后在新中国孤儿院长大,才23岁就做了寡妇。
原来的男人家人丁也稀少,当前就还有一个老太太存世,老太太有三子,大儿子、二儿子参军,都在立国之战中牺牲了,三儿子也不走运,得病死了,仅留一女娃。
老太太经历的磨难多,年纪大了后,心态也平和了,整日抱着孙女不撒手,也催促林姨改嫁。
林姨跟李博文也商议好了,双方结合后得带着老太太一起过。李博文表示没问题,军人家属,必须给老太太养老送终。
初十,林姨跟李言家邻居在第一纺织厂上班的王林家达成协议,互换房子,双方都是私房,到街道办、房管局备案、更换新的房产证即可。
李言家也是私房,前些年国家为了还苏联的贷款,推行公房出售。李博文为了支援国家,花了6百块,买下了自家三间房子。这个时期大部分人不愿意把公房变成私房,都觉得不划算。
这样,李博文和林琳结婚后,李言家就有五间房了。
接着到街道办找装修师傅来装修房子,李言也没要求修个卫生间,在大杂院里不现实。无论是污物的排放,还是抽水马桶的获得都难以达成。
几间房子打通,东首第一间做个隔断,前面做厨房,里面做储物间。从东往西依次老太太房间、女娃子房间、客厅加李博文夫妇房间、李言房间。
这年头京城住房太紧张了,李言一家住五间己经很扎眼,再搞间房专门做客厅就过分了,怕别人太过眼红。
李博文夫妇那间房就做个隔断,进门留点空间做客厅,里面大部分地方做夫妻房间。
再垒三个炕,李言不需要,小伙子火气大。
房子挨个收拾,陆续干了十天,完工,地面铺砖,李言提供的城墙砖,为此,屋内地面还下挖了十几公分,城墙砖头太厚了。
关于砖头的事李博文也没多问,知道儿子有自己的秘密。
墙面刷白,吊顶,屋顶瓦片修补等等。
第十一天完工验收,连工带料合计花了九十几块。
李博文、林琳两人在动工之前就去领了结婚证。婚礼就放在房子验收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酒席就放在院子里,双方都不是什么紧要人物,又是二婚。各自领导,大伯一家带来爷爷奶奶,姑姑一家,另加院里邻居,合计也坐了八桌人。
酒席大厨,隔壁何雨柱,李言提供了8只鸡,钱李博文出的,李言告诉李博文找同学家的关系买的。
众人欢聚一堂,望着新娘子巧笑倩兮的样子,何大厨哈喇子都差点流出来,他也打过林姨的主意,可惜颜狗哪看得上他呢。况且还有个秦寡妇在边上捣乱,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