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部分,一道计算军粮调配的题目难倒了大半考生。
崔琰却迅速推演出最优方案,甚至标注出几条可能的运输路线及其风险点。
最后一题案例分析,描述的正是一年前代州被破时的情形,要求分析失败原因及应对之策。
崔琰的答卷与众不同——他不仅指出守军布防的漏洞,更从陈秦两国的军事传统、将领性格入手,推测出当时敌军的进攻路线和战术意图。
"此人非同寻常。"阅卷的徐凤看到这份答卷时,手指微微颤抖,"主公请看。"
周朔接过竹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越看越是心惊。这份答卷展现出的军事洞察力,远超他麾下任何一位将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立刻召见此人。"周朔下令,"不,我亲自去见他。"
崔琰被带到府衙后院时,天色已晚。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衫,却站得笔直,目光清澈而坚定。
"你的答卷很有意思。"周朔开门见山,"尤其是对陈秦两国军事的分析。你如何得知这些?"
崔琰不卑不亢:"回大人,小人在陈家养马十年,常听来往将领交谈。数月前秦国攻代州时,陈军本应有骑兵支援,不知为何陈军骑兵并没出现。战后秦家家主在陈家后院大吵一架,小人恰好在场。"
周朔眼中精光一闪:"依你看,若两国再攻代州,会如何行动?"
崔琰沉思片刻:"春耕之后。陈国缺粮,必待新麦入仓才敢动兵;秦国惧寒,不会在冬季开战。两国虽表面结盟,实则互不信任。若能先重创其中一方,另一方必生退意。"
周朔与徐凤对视一眼,两人心中俱是震撼。这番分析竟与白玉京密探耗时数月才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崔琰,"周朔突然问道,"若让你负责代州防务,你会如何布置?"
崔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其一,示弱于外,示强于内。表面放松边防守备,实则暗中加固城防,诱敌深入;其二,分化敌军。陈军缺粮必贪功速决,可设伏诱其冒进;秦军谨慎,需以火器震慑;其三,坚壁清野。春耕时暗中储备粮草,战时焚毁边境粮仓,迫使敌军长途补给。"
周朔拍案而起:"好!即日起,崔琰任代州军总参谋长,负责战事推演,军略制定!"
世家大族对科举的反应比预想更为激烈。秦家家主秦松在府中大发雷霆:"周朔小儿,竟敢用贱民充任官吏!此例一开,我世家颜面何存?"
陈家家主陈昱阴冷一笑:"我已派人联络陈秦两国各大世家,周朔此举不仅得罪我们各大世家,更是挑战两国皇权。春耕后,两国大军必至,届时看他如何应对!"
然而他们没料到的是,新上任的寒门官吏办事效率奇高,短短半月就理顺了代州政务。更令世家恼火的是,这些"贱民"出身的官员对周朔忠心耿耿,再难收买。
"老爷,不好了!"秦府管家慌张来报,"官府派人查封了我们三家布庄,说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秦松拍案而起:"他们怎么敢?!"
"新上任的市吏是城南被我们打压布庄的儿子,对我们秦家恨之入骨..."管家低声道。
与此同时,陈府也传来噩耗——官府以"隐匿田亩"为由,罚没了陈家千亩良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
"反了!全反了!"陈昱气得浑身发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陈国,请我兄长速速发兵!"
代州府衙内,周朔正与崔琰、徐凤等人研究沙盘。
"最新密报,"徐凤指着沙盘上的小旗,"陈秦两国边境驻军异动频繁,确如崔参谋所料,他们在为春耕后的进攻做准备。"
崔琰拿起几面红色小旗,插在代州边境几处要地:"我军应在此设伏。陈军必走鹰愁峡,此处地势狭窄,适合火器发挥;秦军则会选择平坦的落凤坡,需以深壕拒马应对。"
周朔点头:"牛大,火器营扩充至三万人,玄武卫,飞虎卫,飞鱼卫,各卫尽量扩充至五万,优先从民兵处补充,加紧训练;徐凤,加紧囤积粮食,白玉京继续收集情报;崔琰,三日内我要看到完整的防御方案。"
“曾二小率麒麟卫即刻发兵,查抄那些世家。”既然得罪死了,那你们就彻底死了吧!只有死人才能让人放心!
喜欢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