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直接送绣品来,一方帕子多挣三文,一块挂帘多挣十文,只手头这两份绣品就能多挣十三文!
无论怎么算,都是直接和柴娘子做生意更划算。
余心莲摸着怀里的银两,下定决心:“柴娘子店里可有价格合适的红布?”
柴娘子将余心莲引进屋子,取了一匹红色棉布出来,详细介绍:
“绸缎虽然精美,但寻常人家舍不得用。红棉布的盖头,买的人最多。一匹棉布,长四丈、宽两尺二。仔细些用,能裁出来十五六块盖头。
“盖头用料少,只要求绣活儿做得精致。嫁衣,被面虽然卖价高,但若是绣废了,损失也大。小娘子还要仔细斟酌。”
这些经验,都是柴娘子在实际交易中攒下的,极其难得。
她本可以不告诉余心莲,也是因为余心莲态度好,又听劝,她才多嘴说出来的。
“多谢柴娘子指点。”余心莲笑着道谢,眼睛弯弯,“娘子可有推荐的线材?”
选好线材,柴娘子还毫不吝啬地指出绣品上的问题,教了余心莲避免的方法。
余心莲满心感激:“柴娘子费心了!”
“你真心学,我才愿意教!而且你们把绣品做得精巧,我便好卖些。是互利互惠的好事!”柴娘子为人敞亮,毫不讳言。
聊了一圈下来,二人均产生了相逢恨晚的知己之感。
柴娘子心情不错,眉眼飞扬:
“这样吧!我同你也是有缘。红棉布,我原是按七百文一匹卖的。但你既是打算绣了之后再卖回我家,我便按五百文的价给你。绣线统共三百六十文,我也只要三百文。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