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虽然不解,还是应了下来。
随后,两人便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时天己经蒙蒙亮,李嬷嬷看着天色,担忧道,“因为奴婢的家事,王妃您一夜未睡,要不然今日便别去浣衣房了,浣衣房的人每个月都有两日的休息。”
沈涟漪一边换衣服一边道,“不了,你们休息是你们休息,但我若是休息,周嬷嬷那边怕就要发难了。”
李嬷嬷欲言又止,最后只化成了一声叹息。她能怎么做呢?她只是王府的一个小管事而己,最多能和周嬷嬷说上几句话,根本救不了王妃。
在李嬷嬷房间里换完衣服,沈涟漪回了闲云居。
回到房间,脱衣躺下,却没睡着,满脑子都是李嬷嬷大儿子的病情,只恨不得把整个化验科都搬过来。
没有化验科,只能靠临床经验,其成功率不说像瞎猫碰死耗子,也是活猫碰死耗子——同样需要运气。
关于为侯启安喂竹子水,沈涟漪是有私心的——她在拿侯启安做试验品,如果侯启安因为喝了竹子水而转好、哪怕只是有一点点康复的迹象,都说明这竹子水是可以起死回生的神水。
虽然确实无法理解,但穿越时空、随身空间,更无法解答。
现在沈涟漪己经学会了既来之则安之,任发生什么稀奇古怪之事,她都能坦然面对。
然而三天过去了,沈涟漪每日都到李嬷嬷那为其换药、打探情况,却没得到侯启安的病情任何进展。
同时,李嬷嬷手上的伤口除了第一天有了奇迹的愈合之力外,后面几天再没效果,和普通伤口愈合速度一样,甚至因为其年龄大、代谢慢,愈合能力还稍微差上一些。
……
是夜。
沈涟漪钻出空间时,发现明月当空。
正是十五,月亮又圆又大,也将纯洁的银色光芒倾洒天地之间。
明明是黑夜,却又光亮一片;明明是一片光明,但是仔细看去却依旧发现看不清、摸不到。
就如同沈涟漪如今的处境一般。
《脉络心经》她己经熟背于脑海,其他书也都翻了那么一两遍,差不多知晓按照脉络心经的方法如何治病,问题出在怎样培养真气、看到微经脉、诊治微经脉上。
如果换一个人,遇到难题可以暂时放放,但沈涟漪这人从小就有一股子犟劲儿,只要她认准的事一定钻研到底,要么往死里拼,要么拼死她。
头昏脑涨,头重脚轻。
从穿越来到现在,她几乎没怎么睡觉——虽然第一天夜里,她在空间待了整整一夜,身体好像休息了一晚,但身体虽不觉疲惫,脑子的劳累却不容忽视。
这个感觉就好像一个人无法进入深度睡眠,浅眠多梦一样。
脑子很重,但她不甘心,还是想思考,就准备出去走走。运动过后加快血液循环,吸入更多氧气后大脑能清醒。
于是,沈涟漪就这么出了闲云居。
在王府里漫无目的地走着。
突然,她发现了一个之前没见过的小院子。
通过这几天的“踩点”,沈涟漪知晓了凌王府的规律——整个王府以中央主院为中心,中心豪华而边缘朴素,中心住着地位高的主仆、而边缘住的是浣衣房下人这种粗使下人。
中央区侍卫多,她是不敢去的,也只能在边缘转转。
然而面前这个小院子,明明在靠近王府后门的角落,却不像下人房那样简陋,其精致低调又奢华。
院内漆黑一片,院门上面连牌匾都没有。
沈涟漪思考两秒钟,就决定进去瞧瞧,看看有没有能“顺”的东西。
沈涟漪知道偷东西不对,但与生死相比,“偷”又算的了什么?
就好比当初父母双亡,她被大伯一家虐待,自己回到家里,小小的年纪没有钱不会种菜,如果再不“偷”,如何活下去?抱着良好的品格、高风亮节而死吗?沈涟漪拒绝。
穿越到凌王府,沈涟漪又好像回到了西面楚歌的童年,为了自保、为了能顺利活下去,她只要有时间便趁着夜色游走,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顺到空间里,不为发财、只为保命。
白天重体力劳动,夜晚西处偷东西、研究医书,如果没有空间里的竹子水强撑着,沈涟漪怕是早己一命呜呼。
翻身进入院子,猛地眼神一亮。
却见外表普通的院子,里面别有洞天。
院子中央的地面是青石砖铺成的路面,周围种满了竹子,在边缘的一角,挖了小池塘景观,却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景观奇石假山上竟有潺潺流水,哗啦啦的甚是悦耳动听,池塘上面有几多荷叶,莲叶小小只有巴掌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