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安之嘿嘿一笑,柳安如有些羡慕地问道,“若素兄,这是你的弟子?”
“非也非也!”石安之又摇头道,“这孺子良才美质,我不能误人子弟!”
“这孺子确实出手不凡!”他们两人聊天,旁边的东野熙一直看着李步蟾,“此次求联,看来真是要被他折桂了。”
听他这么一说,石安之难得低调一回,“言之过早,有时候上联起得太好,下联就更是难接,一个没压住,就是虎头蛇尾了!”
“哈哈,非也非也!”
柳安如也还了一个“包不同”,他指着书案笑道,“接住了,诚然好联啊!”
石安之一看,嘴里不由得念了出来,“天高地迥;心旷神怡。”
他品味着对联,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自己走到茶几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仰头一口饮尽,“这幅联语,可以浮一大白啊!”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上联写阁,阁因人而建,亦因人而存,只有登临,阁才是阁。
故而下联写人。
下联同样不是李步蟾说的,而是出自范仲淹之口,他在《岳阳楼记》当中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李步蟾这幅对联一出,四周彩声大作。
有书生大声赞道,“这幅联语以“天心”二字为鹤顶,格式严整,可算一妙也!”
“不止不止,希濂兄,你看这联,上联滕王阁下联岳阳楼,以两大文豪两大名楼来状我天心阁,气魄豪强,可算二妙也!”
这个书生话音未落,又有书生接话道,“登斯楼也,洞察天地,“觉宇宙之无穷”,一念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格局深远,胸襟宽博,可算三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