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二百四十一章:慈善背后的真相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双眼汩汩冒着血,仔细一看,他眼珠子都没有了。

小男孩奄奄一息,不停的喊着:“娘亲,娘亲。”一会儿后就彻底的没了气息。

由于这个时代治不好的病太多了,也就导致了巫蛊之术盛行,也就有了“缺什么补什么”的说法。

不少帝王都相信这些,民间更是深信不疑。

于是心脏不好的吃心脏,头痛的吃脑子,连小男孩的萝卜根都是畅销品。

侯府的老太君眼睛完全就是看不见了,她儿子给她订了一双眼珠子。

马大善人十分的生气,责怪手下没轻没重,让小男孩活活的痛死了。

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便规定了,不能接到单子就动手,这样太浪费了,要凑满一张订单再下手。

并且还规定了,以后要先弄晕,再放血弄死,然后把客户需要的部位取下来。

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马大善人有良心,而是有客户反映,先放血口感更好。

那个小男孩,就被埋在院子里,育婴堂的小孩也越来越少。

马大善人早就不淮那些流民探视了,他们来要人,马大善人一律说他不忍心这些孩子被饿死,找了殷实人家寄养。

但是因为寄养家庭被打扰,所以不能告诉他们孩子去了哪里。

流民们不干了,便联合起来告到了官府,县令亲自审理。

马大善人是当地的大人物,衙役上门客气的请他去县衙配合询问。

流民跪了满堂,马大善人因为有县令赐下的“良善人家”牌子,却在县衙大堂有一个小凳子。

县令惊堂木拍的啪啪啪响,他却一点也不担心,多日前他的育婴堂刚刚收满,县令就火急火燎的过来,点走了五个六到八岁的男娃娃。

县令有一些癖好,对后院的妻妾都不太热情,就喜欢十岁以下的男孩子,可青楼里的兔相公也有十来岁了。

马大善人之前也送过几次,据说是因为下手太狠了,没几天人就没了。

那天他带人走的时候,马大善人还嘱咐他:货实在是不充足,让他省着点用。

县令旁边的师爷,和马大善人关系不错,他前日也到育婴堂要了一个女娃娃。

马大善人转头看向跪地哭喊着的流民,他半点也不担心。

果然,那群流民因为诬告的名义,挨了十大板被丢了出去,很多身子骨弱的直接就去了乱葬岗。

县令大人还安慰马大善人,不要因为这些而寒了心。

李俊看到二房族长送来的信,对写信的罗姓家生子十分的无语。

他怀疑罗姓是不是有一个后人叫罗贯中了,知道罗姓家生子是小说家的传人。

但是你们把一封军报,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真的好吗?本书的作者要是有你们的水平,也就不会写一本《大唐永乐王》的小说,都快要饿死了。

不想错过《大唐永乐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