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毕竟要想着这题的话,花的时间可就多了。
他得先把这西篇策问写出来之后,再去仔细地想这第五篇策问。
虽说有西篇策问陆盛答得得心应手,可是陆盛却没有放松,毕竟这还有第五道题压在心上呢。
第一天,陆盛把两篇策问誊写好了。
没有熬夜。
第二天晚上,陆盛用了半根蜡烛,总算是把那两篇策问写好了。
只是,陆盛还没有睡。
想了想,陆盛把白天要来的水倒进锅子里,把姜片放进去,打算今晚把那最后一点的炭火用完。
最好是把这第五篇的策问起稿好。
就算没起稿好,有个答题方向也不错。
这样的话,至少明天白天就能轻松一些。
趁着房间里的温度起来,陆盛连忙看向这第五道策问题。
这第五道策问题,一看,就是益元帝在敲打他们这群学子。
毕竟,他们这群学子,要是通过了这一场考试的话,基本上离同进士和进士也差不多了。
这道题,问的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众位学子怎么看。
陆盛一看到这题,就在琢磨皇上的心思。
可惜了,皇上的心思要是他能琢磨透的话,皇上就不是皇上了。
既然琢磨不透,陆盛就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皇上问这问题,是要他们这群学子明白什么,知道什么。
水至清则无鱼,是说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了,因为鱼儿无法在这水太清的地方生存下去。
人至察则无徒,是说人太严苛了,就没有了同伴,意思就是说太严苛的话,容易没有朋友。
这两句话,想说明的东西都是相同的。
同就同在这个“至”字。
答题方向的话,应该是反着来。
也就是说,水不能太清了,不然会没有鱼,做人不能太严苛了,不然就没有朋友了。
这要放在朝廷上的话,陆盛答题的话语就要仔细斟酌了。
这要不一腔热血地一味去批判某个派系,那被人看到了,不得把陆盛给按到这个派系的对面去了。
陆盛可不想这么早站队。
不过皇上的心思难猜,说不准皇上就是要让他们站队呢?
这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陆盛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