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盔甲损毁严重,不少地方开了裂,甚至下摆都被削没了。
朱能松了口气,随即带着几分嫉妒的语气感慨道:“你知不知道,你刚才杀了咬住了?”
李武一脸疑惑:“咬住?我哪记得住啊,是不是弄错了?”
朱能一时语塞。
自古以来,哪个武将不想立下斩将之功呢?而李武却这般不在意,这让他觉得自己有些愚蠢,同时也更渴望这样的荣耀。
“就在那边。”
朱能指了指远处,“那个穿好甲胄的人就是咬住。”
“铠甲不错的人?”
李武回忆了一下,确实有这么个人,当时他杀得兴起,顺手就把他给结果了,不过这也太简单了吧,要是所有的敌人都这么容易对付就好了。
“走吧,过去看看。”
李武兴致勃勃地拉着朱能一起过去。
那里围了一群将领,之前还有人说李武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但现在谁也不敢这么说了。
战场上,能打才是硬道理。
见到李武,这些将领也都热情地打了招呼,尽管笑容可掬,但在血迹斑斑的场景中,依然显得威猛无比。
谭渊和王真也在场,谭渊见李武来了,便笑着对王真说:“看吧,我家小子把你的拼命精神都比下去了。”
王真瞪了他一眼:“你就得意吧,好像你自己真的上阵杀敌一样。”
谭渊哈哈大笑:“我虽然没上,但他是我的人,总归沾光。
不像你,拼死拼活,一点功劳都没有。”
王真心想报复,却也无奈,而且谭渊说得没错,这功劳李武一人担不起,肯定也会分些给谭渊。
两人共事多年,如今看到谭渊轻松晋升,王真心中难免有些酸楚。
真是各有各的命啊,谁能说得清呢?
李武刚走进来便听见这两人斗嘴,不禁摇头说道:“打了胜仗就这么闲工夫互相抬杠,你们是在争谁口才更好吗?”
谭渊二人闻言怒视李武,却没说什么。
李武毫不在意,反而彬彬有礼地向其他将领问好。
众将领皆忍俊不禁。
李武蹲下检查那副铠甲极佳的,经过多次询问确定其身份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多时,朱棣来到。
众人纷纷退至两旁,朱棣先看了看咬住的,然后目光落在李武身上,一向严肃的面容难得露出温和笑意。
“不错,我没有看错人,等我的好消息吧,我对自己的人从不吝啬。”
说罢,朱棣回头对身边士兵吩咐道:“去,把他的头割下来,带回来看给乃儿不花。”
“遵命。”
旁边一名士兵领命。
随后,朱棣率军返回迤都。
……
乃儿不花的营帐里。
观童使出浑身解数,极力劝说乃儿不花归顺大明,并顺带拍朱棣的马屁,核心意思是归顺大明是明智之举。
但乃儿不花丝毫不为所动。
尽管立场摇摆不定,处境也不乐观,但他很理智,希望观童能给出一个令他满意的条件。
其中最吸引他的是他对自身部下的掌控权。
然而这一点观童绝不敢答应。
观童可以胡乱承诺乃儿不花厚禄,唯独不敢接受对其部下的指挥权。
这件事只有朱元璋才能决定。
而且,给予对方部下的指挥权,还能叫投降吗?
谈判就此停滞。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的一名士兵求见,乃儿不花点头让其入内,士兵进来后递给观童一个盒子,低声说了几句便退出去了。
乃儿不花冷眼旁观,心中虽有疑惑,但仍告诫自己不要轻易松口,否则可能拿不到好的待遇。
然而下一秒,观童的表情变得冷峻,将手中的盒子放在乃儿不花面前打开。
乃儿不花一眼看到盒子里的东西,顿时大惊失色。
正是咬住的首级。
观童已整理好架势,站起身子背着手道:“燕王殿下有两句忠告,欲让我传达给你,其一……”
“且慢!”
乃儿不花忽然开口制止。
“我并非畏惧什么,只是单纯认可大明提供的条件,也为大明对待我们蒙古人的亲近态度感到触动,因此,我决定弃暗投明,谁也无法阻拦,我说的就是实话。”
乃儿不花面容坚定,面向南方眺望,满心向往。
……
凯旋回营,等待封赏
三月三十日,乃儿不花在燕王朱棣的软硬兼施之下投降,其部属数万人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