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第三十章

谈,此刻脸颊通红,情绪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一听李武吩咐,立刻跑出去寻找张武去了。

阿鲁台目光微闪,看似随意地问:“你的亲兵,年纪是不是有些小?”

他一直注意着朱高煦,很清楚这名亲兵与最初领他们入帐的曹小满完全不同,至少曹小满不会全程留在帐中,毫无顾忌地倾听他们的对话。

李武明白阿鲁台的试探之意,但他不打算向这两人透露朱高煦的身份,于是笑着装傻道:“年纪小挺好的,你可以试试,他会听话。”

阿鲁台脑中浮现无数疑问。

听话?骗谁呢?

他不信李武找不出几个成年的、听话的亲兵。

不过阿鲁台是个懂得进退的人,听李武这么讲,便不再纠缠于此话题。

帐中一时静默。

很快,张武等人赶到,李武等人随即启程。

夜幕降临,一队快骑疾驰而过。

到达中军报备后,李武带着阿鲁台二人进入朱棣的主营。

朱棣此时盔甲未卸,手扶兵器架,英气勃发地站在沙盘前,正在思考大军部署是否周全,有没有疏漏,正沉思之际,听见身后传来声响,转头一看,脸上浮现出笑意。

他得到的消息只是李武前来,并未提到阿鲁台二人。

此刻回头看到不是李武一人,而是身后跟着两名蒙古人,不禁微微一愣。

李武快步走到朱棣身旁,低声将阿鲁台二人的来历及意图告知于他。

朱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这些时日的追逐让他颇感厌倦,如今有了新的线索,怎能不令他喜悦?

阿鲁台二人恭敬地行礼参见朱棣。

朱棣笑容满面,温和地与他们寒暄。

随后,李武退至一侧,扮演侍卫,默默观察朱棣与阿鲁台的交谈。

大致内容无外乎二人感激大明的恩泽,不愿与阿扎失里同流合污,但因部族被阿扎失里胁迫而未能归降,故特意前来通报消息。

不过,这样的说辞,即便是朱棣也能看出其中水分。

阿鲁台二人若真有诚意投诚,战场之上尽可率军倒戈,然而眼下看来,他们只是送来消息,顺便讨好朱棣罢了,指望他们反戈是不可能的。

随着时间推移,朱棣渐渐弄清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后,便让阿鲁台二人返回。

沉思片刻后,朱棣示意帐内其余人等退下,仅留下李武,然后问:“你觉得此事如何?”

李武稍作思考,答道:“若说他们真心投诚,恐怕不太可能。

一旦他们背叛阿扎失里,将来在蒙古诸部中就难以立足了。

但他们传递的消息,我认为值得相信。”

朱棣边点头边鼓励李武继续分析。

李武接着说道:“近年来阿扎失里势力迅速膨胀,朵颜和福余两部几乎成了他的附庸。

我不认为朵颜毫无异心。

之前我在白城时曾与脱鲁忽察儿有所接触,可以看出他对阿扎失里的牧场十分觊觎。

因此,阿扎失里若遭受重创,对他们而言并非坏事。”

“至于阿鲁台,此人野心勃勃,但由于实力不足,发展迟缓。

他一直渴望得到我们大明的支持,以使自己的部族摆脱‘蒙古’之名。

这次事件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所以他想借此接近我们大明,这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这次二人并非同时到来,而是先后见面,彼此还颇感惊讶。

综合这些迹象,我认为他们带来的消息应属实。”

李武最后补充道:“阿扎失里很可能在黑山岭设下埋伏,等待我们前往。”

朱棣陷入深思。

李武沉默着,他知道这类事务关系到全军的战略部署,必须谨慎对待,一旦误判,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此番出征仅是监军,整个军队的调度并非他一人能够决定。

若他将这个消息与傅友德商议,朱棣势必要承担极大风险。

但朱棣生性并不畏缩。

他瞥了几眼李武,眼中渐渐坚毅:“我相信你的判断,我现在就去找傅帅商议,若是真的能重创阿扎失里,我必定再给你记下一功。”

话音未落,朱棣已起身朝外走去,动作干脆利落。

李武随后跟出。

临走前,朱棣还叮嘱李武路上小心,然后径直向傅友德的主营而去。

李武目送朱棣远去,缓缓收回视线,招呼张武等人一同返回。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小小千户的能力范围。

如何制定作战计划,轮不到他插手,

不想错过《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