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静待通知即可。
回至前军驻地后,李武刚踏入帐篷,朱高煦便兴冲冲地迎上来,追问何时开战。
朱高煦久居草原,饱受风霜却未曾参与战事,早已按捺不住焦急,得知即将交战,怎会平静得下?
然而李武也无法确定具体时间。
于是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你怎么知道阿鲁台二人所说属实?万一这是个圈套呢?到时候你能承担得起吗?”
朱高煦愣住了。
李武继续说道:“以后做事多动脑筋,考虑清楚再说,像你这般莽撞,将来如何统领千军万马?”
“那…”
“那什么那,你自己想想,若你是主帅,你会相信阿鲁台的话吗?”
李武说完,便不再理会朱高煦。
帐篷内渐渐安静下来,朱高煦独自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
朱高煦忽然开口:“如果我是主帅,我会信。”
李武虽然没睡,却好奇问:“为什么?”
朱高煦缓缓答道:“因为你都信了,不然也不会带他们来见我父王,所以我选择相信你。”
黑暗中,熄灯后的帐篷显得格外幽深,李武在这种氛围下竟觉得朱高煦的声音颇似朱棣。
李武默然不语。
四百一十九
朱高煦的声音依旧低沉回荡:“李武,说实话,我很感谢你。
我知道一路上你都在故意指点我,我也一直在用心学习。
或许你不知道,这次出征之前,父王原本想带大哥同行的,但大哥最后病倒了,所以我才缠着父王让我来了。
大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我想以后父王年迈之时,让他留在北平处理事务,而我则负责带兵驻守边疆,守护北平。”
李武怔住了。
他能听出,这是朱高煦内心真实的想法。
可...
李武皱眉叹息,转念又想,自己如今既是朱高煦军中的引路人,却不知这是否会对未来的局势造成影响。
...
一百四十黑山岭之战
接下来的几天,大军秩序井然地调整着,缓缓朝黑山岭进发。
李武麾下的千户本应归属于骑兵营,按理说该冲锋在前,然而此时却被安排到第二线作为机动部队。
他策马前行,望着前方的长枪盾牌步兵以及各兵种的部署,不禁摇头轻叹。
他隐约明白了傅友德如此布置的意图。
既不贪图小利,也不想错过良机。
算是谨慎吧。
李武不清楚朱棣和傅友德夜谈的结果,但从当前的安排来看,他们对阿鲁台送来的情报虽有几分相信,却又不敢全然信任。
这样行军下去,无论对方是否虚张声势或另有图谋,大军都能迅速作出反应,不会因意外被打个措手不及。
然而,这样的策略也有隐患:若阿扎失里真在黑山岭埋伏,他们也无法一举将其歼灭,最多让对方的伏击计划落空,转为正面交锋。
这也无妨。
大明铁骑并不逊色于人。
正面对决,同样能够取胜。
午膳过后。
传令兵前来通知李武前往骑军指挥部。
接到命令后,李武带着朱高煦等人快马加鞭赶往指挥部。
大军连绵千里,各级指挥部犹如精密齿轮,彼此传递信息,方能让大军随指挥官的意志而行动。
当李武抵达时,已有几个千户在此。
众人围在沙盘周围。
沙盘上已标记出各部最新位置,李武扫了几眼便心中有数。
他一边与其他将领商讨,一边留意着进出指挥部的传令兵。
“禀告,步兵已抵达黑山岭。”
一名信使带来最新消息,朱高煦听罢,双手不由自主地握紧,李武也是一脸凝重,阿扎失里究竟埋伏于此与否,只待接下来的片刻便能揭晓。
时间流逝,又一名信使疾驰而来。
“禀告,阿扎失里伏兵出动,步兵已与其交锋,但对方主力仍未现身。”
此条情报一出,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立时聚拢至沙盘周围。
战幕拉开,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紧张感如电流般激荡。
此刻,这宛若一场扣人心弦的未知博弈。
骑兵统帅边插旗子边发号施令,一个个千户领命而去,李武很快位列其中。
“李武,你率本部,尽快到达指定地点,伺机而动。”
“遵命。”
李武得令后,立即出帐,跃马扬鞭,带领朱高煦等人急速返回所属部队,随即朝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