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地步。”听闻李武此言,朱高炽母子对视一眼,眉宇间透出隐隐的不安。

朱高炽迟疑片刻问道:“此事是否该告知父皇?”

李武轻描淡写地道:“不必,北方局势如此严峻,陛下自会知晓。”

“但若任由其发展,恐会愈发猖獗……”

徐妙云心中忐忑。

李武坚定表示:

“我正盼着他们愈演愈烈。”

二人闻言皆感疑惑,然而对李武深信不疑,遂遵从其意行事。

……

与此同时。

南京城中。

气氛略显沉重。

一方面,新帝登基,不少建文旧臣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北方形势亦牵动人心。

大明宫外的临时别苑内。

此处暂作百官议事及皇帝理政之地。

书房之中,朱棣与众心腹如姚广孝、张玉等商议国事。

张玉忽然长叹一声。

姚广孝不解,追问:“张将军为何叹息?”

张玉再度叹息,姚广孝更加困惑。

“张将军,你只顾叹气,何不说清缘由?”

张玉这才开口:

“实则,我是担忧北境之事。”

张玉说道:“即便李先生镇守,但您想想,李先生孤军奋战,而蒙古诸部的军队多达三四十万,压境而来。他们可不像李景隆那般愚钝,若发生意外,丢些疆土尚可,可若是李先生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大师,我等怎能不忧心忡忡?”

姚广孝听罢,也愁容满面。

尽管嘴上说着李武法力无边,甚至能御空而行,绝不会出事,但内心却和张玉一样,隐隐不安。

不仅挂念李武,更担忧北方百姓。李武若在,战事自无大碍;然而李武独木难支,倘若蒙古诸部放弃强攻北京城,转而分散兵力攻打其他城镇,问题就棘手了。李武虽精通分身之术,但其分身似无法施展法术。

此时,朱棣搁下笔,合上奏折,沉声道:

“李先生临行前信誓旦旦地承诺,可见他对自身实力充满信心。即便一时难以制伏他们,也绝不会让他们继续肆虐我大明疆域。所以,无需过度忧虑,只需耐心等待北方的消息即可。”

张玉无奈地点了点头,“陛下所言甚是,应相信李先生才是。”

表面顺从,实则心中依旧忐忑。

朱棣虽对李武极为信赖,但此事关乎重大,岂能安然无忧?他心底同样有些不安,忧虑北方局势恶化,甚至出现城池沦陷、北京失守的情况。不过,他相信能够收复失地。然而,他与张玉一样,最害怕的仍是李武安危。

一旦李武遭遇不幸,大明的损失将远超一座京城!

朱棣眉头深锁,果断下令:“莫要多虑,速速行事!尽早处理完南京事务,便可迁都北上,奔赴北京。”

众将士齐声响应。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匆匆闯入,满脸疲惫,衣衫沾满泥污,显见历经长途奔波。+l!u′o·q!i-u/y!d!.*c^o+m+

朱棣一眼认出这是从北方赶来的信使,心头骤然一紧,急切问道:“速报!”

士兵缓过一口气后,露出喜悦的笑容道:

“启奏陛下,北方传来捷报!”

说着,来者双手奉上信件,毕恭毕敬。

朱棣一听“捷报”二字,立刻起身大笑,连声道妙。接过信件,他急忙拆开,仔细读完后,喜悦之情愈发浓郁,兴奋地说道:

“李先生,真乃神人也!”

姚广孝等人听到这话,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探头去看信中内容。

“陛下,上面写了什么?”

“李先生究竟如何取胜的?北平守军不多啊!”

“到底怎么回事?”

朱棣眉飞色舞,仿佛这场胜利是他**的一样。

“自从李先生到达北平,便在大同与蒙古各部展开决战。”

“从李先生抵达算起,我军伤亡不过五百,而敌军损失超过二十万!”

“除了瓦剌逃得快,其他各部几乎全军覆没!”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犹如晴天霹雳。

“这仗是怎么打的?”

姚广孝听得目瞪口呆,朱棣则想起李武御剑飞行的传说。

他继续阅读信件,而姚广孝等人越听越激动,最终都忍不住放声大笑。

张玉说道:

“这样的大捷,在我朝历史上怕是前所未闻,就连卫青、霍去病也难以匹敌!”

姚广孝亦感叹:

“我大明有幸得李先生相助,实为万民

不想错过《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