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8章 前凉世子张大豫:粪车王子的凤凰梦与136天河西过山车

城内的吕光,看着城外黑压压的联军,心里可能慌了一下,但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他很快冷静下来,一眼就看穿了张大豫联军的致命弱点——乌合之众!汉人、鲜卑、流民,这三伙人目标可能一致(反吕),但内部矛盾肯定不少。鲜卑骑兵勇猛但可能骄横;流民人数众多但缺乏训练和纪律;张大豫自己统领的中军威望和经验都未必足够。更重要的是,王穆和秃发奚于在南边,张大豫在西边,指挥协调是个大问题。吕光嘿嘿一笑:“小张啊小张,你还是太嫩!” 他果断下令:闭门不出,死守!任凭你城外骂破喉咙,老子就是不开门!玩的就是一个“拖”字诀。

这一拖,就拖了整整一百天!从春天拖到了酷热的盛夏七月。想象一下城外联军的处境:烈日当空,粮草逐渐耗尽(张大豫起家快,根基不稳,后勤是大问题),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更要命的是,时间一长,联军内部的矛盾开始发酵。汉人士兵可能看不惯鲜卑人的骄横,流民可能开始想家或者担心生计,将领之间也可能互相埋怨。张大豫在西边干着急,但攻城器械不足,强攻损失太大;城南的王穆和秃发奚于带着鲜卑骑兵,更是憋屈得要死,他们是野战无敌的骑兵啊,天天对着城墙干瞪眼,马都快饿瘦了,人更是烦躁无比。

吕光这只老狐狸,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南鲜卑军的焦躁和疲惫。他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在一个酷热难当的秋日(史载七月),吕光突然集结城中精锐,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猛地捅向防御相对松懈、士气最为低落的城南营地!秃发奚于和他的鲜卑勇士们虽然勇猛,但猝不及防,加上人困马乏,组织混乱,瞬间陷入了苦战。血战之后,结局惨烈:秃发奚于战死沙场!他带来的三万鲜卑铁骑,折损超过两万!城南防线彻底崩溃。

那么,城西的张大豫在干嘛?史书用了四个字:“豫不能救”。他可能被吕光的突然出击打懵了,可能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兵,可能部队调动不及……总之,他眼睁睁看着城南友军被屠戮,未能及时救援!王穆拼死带着残兵败将逃出。随着城南的溃败,张大豫自己统领的城西大军也瞬间军心瓦解,斗志全无,全线崩溃!士兵们四散奔逃,曾经声势浩大的“凤凰”大军,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尘埃落定,吕光站在姑臧城头,看着城下尸横遍野、一片狼藉的景象,大概会悠然地捋着胡子,对着张大豫败退的方向感叹一句:“小子,当初要是听王穆的话,今天在姑臧城里喝酒庆功的,可就是你咯!可惜啊可惜!” 这话,真是杀人诛心。

四、洮河悲歌:凤凰坠落,民心反噬

姑臧惨败,张大豫的“凤凰梦”碎了一地。他带着残兵败将,像惊弓之鸟一样向西败退,目的地是临洮(今甘肃岷县)。一路上的景象,从“箪食壶浆”变成了“树倒猢狲散”。更要命的是,粮草断绝了!当初起兵时靠的是豪强资助和夺取昌松的物资,一路高歌猛进也没稳固后方,现在兵败如山倒,后勤完全崩溃。几万张嘴等着吃饭,怎么办?

绝望之下,这位曾经被百姓视为救星的“凤凰凉王”,做出了一个彻底葬送自己、也彻底背叛祖训和民心的疯狂决定——纵兵抢掠!他下令劫掠沿途的五千户百姓!军队变成了土匪,冲进村庄,抢夺粮食、牲畜,甚至把百姓仅有的一点口粮也搜刮殆尽。更令人发指的是,那些抢来的粮食要优先供给军队,被抢掠一空的老弱妇孺怎么办?史书记载了惨绝人寰的一幕:“老弱弃尸洮河”!为了减轻负担(或者纯粹是冷血无情),这些失去一切、无力行走的老人、孩子、病人,竟然被直接抛弃在滚滚的洮河之中,任其自生自灭!洮河呜咽,仿佛在控诉这人间惨剧。

消息像瘟疫一样传开。河西百姓彻底惊呆了,心也彻底凉透了。不久前还唱着“迎凤凰,盼凉王”的民谣,瞬间就变成了字字泣血的诅咒:“迎凤凰,盼凉王,谁知新王似豺狼!” 这反差,比河西走廊的昼夜温差还大。民心,这个曾经把张大豫托上云端的力量,此刻变成了最猛烈的反噬洪流。

连他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一位叫张济的部将(可能是前凉旧臣,更看重张氏声誉)痛心疾首地找到张大豫,厉声斥责:“殿下!您怎能如此行事?!先主武公(张轨,前凉奠基人)在世时,常以‘宁饿死不掠民’为训诫,深得凉州民心!您今日所为,与盗匪何异?您让九泉之下的先祖如何瞑目?让凉州的父老乡亲如何再信张氏?!” 这番掷地有声的质问,估计让张大豫哑口无言,羞愧难当,但覆水难收。张济见张大豫执迷不悟(或无力约束军队),心灰意冷。当夜,他率领着残存部队中相对还有良知和纪律的一半人马,悄然离去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