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2章 南凉奠基者秃发思复鞬:河西苟王二十年与乱世生存指南

进酒碗里,大家伙儿一起干了这碗“结义酒”!从此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难……嗯,尽量同当!

靠着这一套“婚姻+结义”的组合拳,思复鞬像一块人形磁铁,把河西走廊南部那些零零散散、各自为政的羌、氐部落,一点点地吸附、整合到了秃发部这架越来越大的战车周围。当秃发部的势力范围稳稳当当地覆盖了凉州南部广袤的土地时,它早已悄然完成了从需要看人脸色、瑟瑟发抖的“小透明”,到西部鲜卑三巨头(秃发、乞伏、吐谷浑)中实力最雄厚、潜力最被看好的“扛把子”的华丽转身!站在高处,望着部族营地炊烟袅袅、牧场牛羊成群、田间禾苗茁壮的盛世(相对而言)景象,思复鞬同志拍了拍身边儿子秃发乌孤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啊,看到了吗?依附别人,就像藤蔓缠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天咱秃发部埋头苦干,积蓄力量,将来……咱自己也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这饼画的,又大又圆,关键他还真给打好地基了!

第三幕:隐忍的馈赠——南凉王朝的“沉默奠基人”

公元385年,秃发思复鞬同志功成身退(或者说,鞠躬尽瘁),结束了他隐忍务实、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生。他没有给自己加冕什么“大单于”、“天王”之类的炫酷头衔,史书上也没记载他有过什么“七进七出”、“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拉风战绩。看上去,似乎有点平平无奇?但是!他留给儿子秃发乌孤的“遗产”,那可真是沉甸甸、金灿灿,足以闪瞎后凉吕光的钛合金眼。

一个人口兴旺(种田养马效果显着)、经济稳固(农牧双丰收,家有余粮心不慌)、军力可观(战马成群,勇士如云)、在河西走廊跺跺脚地面也得颤三颤的强大部族集团!

一份深深融入秃发部骨髓的祖传秘方——“务实求生,猥琐发育,伺机而动” 的超级政治生存智慧!

这份“遗产”的价值,在他死后立刻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后凉的开国皇帝吕光,这位曾经在西域横着走、眼睛长在头顶上的猛人,面对河西地区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毛线团”,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正视秃发部这个庞然大物。他郑重其事地派出豪华使团,捧着一顶金光闪闪(也可能是铜的)、象征着巨大权力的官帽——“河西鲜卑大都统”——送到了秃发乌孤面前。

当使者在营地里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宣读诏书时,秃发乌孤手抚着那方沉甸甸的金印(或铜印?),心里跟明镜似的:“吕光老儿给我这顶高帽子,哪里是他的恩赐?这分明是我老爹秃发思复鞬,用整整二十年的装孙子、种地、养马、搞联姻、拉人头,一点点攒下来的赫赫威名和如山实力换来的‘认证’!是市场(实力)选择了我!” 《晋书》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乌孤嗣位,吕光遣使署为……河西鲜卑大都统”,背后藏着的,正是思复鞬同志二十年如一日“积谷练兵,修好诸部”打下的、比钢筋混凝土还结实的地基!这个“大都统”的名号,就像一面官方认证的“河西鲜卑扛把子”旗帜,让秃发部在法理上拥有了号令河西地区其他鲜卑小弟的正当性。这为十二年后(公元397年),秃发乌孤正式掀桌子不跟吕光玩了,在广武(今甘肃永登)意气风发地亮出“南凉”国号,铺就了一条最宽敞、最体面的红地毯!思复鞬,这位从未称王的“苟王”,才是南凉政权真正的、无形的“总设计师”和“首席工程师”。

历史有时候喜欢用反差来证明智慧。思复鞬去世几十年后,他的儿子秃发傉檀坐上了南凉的王位。傉檀同志,那绝对是位猛男!勇武善战,开疆拓土的心比天还大。然而,他似乎把爷爷那本“稳字诀”生存宝典给当厕纸用了,或者干脆忘在了哪个犄角旮旯。他热血上头,屡屡主动出击,跟北凉、后秦、夏国(赫连勃勃那个狠人)等周边强邻玩命死磕。结果呢?宝贵的国力(他爷爷和爸爸攒下的家底)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哗哗流走。最终,南凉在傉檀手中悲壮落幕。公元414年,当都城乐都(今青海乐都)陷落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沦为丧家之犬的秃发傉檀在逃亡路上,望着残阳如血,或许才痛彻心扉地领悟到爷爷思复鞬那看似“保守”、“怂包”的生存哲学里,蕴藏着怎样的大智慧——在十六国这个吞噬了无数英雄豪杰、堪称“帝王绞肉机”的恐怖年代里,能活下来,并且让部族持续壮大,这本身就是一种最高段位的胜利,一门最考验耐心的艺术!

后世史家评价思复鞬“深谋远虑”,真是再精准不过了。他精准地把脉了乱世生存的核心法则:克制冲动,往往比挥舞刀剑需要更大的勇气;隐忍蓄力,常常比盲目扩张需要更高的智慧。 他并非没有逐鹿中原、称王称霸的野心,只是他选择将这份野心深深地、小心翼翼地埋藏在“生存第一”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