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6章 北凉权谋大师沮渠蒙逊:河西乱世霸主和文化方舟掌舵人

,终于插上了沮渠氏的旗帜。次年(412年),蒙逊意气风发,正式把“公司总部”迁到姑臧,高调自称“河西王”。这一刻,他站在河西走廊的c位,聚光灯打满!

场景三:终极封神——西凉,走你!(420-421年)

河西走廊的决赛圈,只剩下最后一个对手——西凉国主李歆(着名“西凉好人”李暠的儿子)。这位小李老板,年轻气盛,完美踩进了蒙逊设计的“声东击西”豪华巨坑。公元420年,蒙逊影帝附体,假装要大举进攻西凉东部。李歆一看急了,带着主力部队吭哧吭哧就奔着“假战场”去了。当西凉军队在沙漠里跑得人困马乏,好不容易挪到蓼泉(今甘肃临泽)时,蒙逊埋伏已久的精锐如同神兵天降,发动了“黑虎掏心”式突袭。李歆当场领了盒饭,西凉主力直接团灭。失去了主心骨的酒泉、敦煌这两颗河西走廊西端的明珠,在接下来一年(420-421年)里,毫无悬念地被蒙逊“笑纳”。至此,自打前凉张氏扑街后,分裂了近半个世纪的河西走廊,竟然在一个匈奴人手里,奇迹般地缝合成了一块!西域三十六国的国王们吓得瓜子都掉了,纷纷派出使团,捧着土特产,一路小跑赶到姑臧,向新鲜出炉的“河西王”大佬疯狂点赞。凉州大舞台,终于迎来了它的终极大男主,全场灯光,只为他一人点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幕:终章与回响——大厦倾颓,功过任评说

公元433年,叱咤河西近四十年的超级boss沮渠蒙逊,在姑臧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一手打造的北凉帝国,交到了儿子沮渠牧犍手里。然而,时代变了。一个更粗更壮的大腿——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正在北方磨刀霍霍。仅仅六年后(公元439年),北魏猛男皇帝拓跋焘亲自带队,开着“坦克”就碾压过来了,轻松攻破北凉国都姑臧。沮渠牧犍举白旗投降,立国四十三年的北凉,正式关机下线。属于沮渠蒙逊的传奇时代,就此落幕,只留下戈壁的风在呜咽。

后世史官提起沮渠蒙逊,那评价真是冰火两重天。唐朝官修《晋书》直接来了个“夸夸+骂骂”套餐:“蒙逊……擅雄边塞……然则见利忘义,苞祸灭亲。虽能成厥霸功,固亦终为寇虏。”

“擅雄边塞”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充分肯定了他统一河西、威震西域的彪炳战绩,盖章认证他是乱世中的一代枭雄。但是,“见利忘义,苞祸灭亲”这八字判词,就像八根冰冷的钢钉,死死钉在他权谋人生的耻辱柱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用并最终牺牲堂兄男成,构陷段业。史官们摇头叹气:就算你牛x哄哄统一了河西,就冲你这人品,你家公司(北凉)倒闭也是早晚的事!

然而,当我们扒开那些权谋的狗血剧情和道德的放大镜,沮渠蒙逊对于中华文明在西北边陲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值简直爆表。

文明的诺亚方舟: 当中原陷入“永嘉之乱”后的超级大乱斗,文化典籍被烧被抢,学者们哭晕在厕所时,蒙逊治下的北凉,意外地成了战火中的“五星级避难所”。他重金聘请刘昞、阚骃这样的文化界顶流,疯狂整理、校勘、保存了从汉魏流传下来的珍贵典籍几千卷!北凉倒闭后,这些压箱底的宝贝被学者们当传家宝一样带到北魏,后来成了隋唐文化复兴的“原始股”。河西走廊,因为蒙逊的“文化抢救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文明备份硬盘”。

佛教的河西总舵: 他对佛教的狂热支持,直接催生了河西佛教石窟艺术的第一次“现象级”爆发。天梯山、文殊山、金塔寺等石窟,在当时就是宏大的国家级文化地标项目。它们融合了西域的浓墨重彩和中原的细腻写意,形成的独特“凉州模式”,直接影响了后来云冈、龙门石窟的“装修风格”。昙无谶在凉州翻译的佛经,更是为汉传佛教打下了几根坚实的理论桩子。说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黄金中转站”,蒙逊绝对是那个斥巨资扩建“港口”的金主爸爸。

丝路的金牌修复师: 他统一河西走廊,就像给丝绸之路的东段做了一次“大扫除+道路硬化”,清除了沿途的割据路霸。西域与中原的驼铃声、商队、使团又重新在这条黄金通道上响起来、跑起来、走起来。“西域三十六国皆遣使贡方物”的盛况,就是丝路在他治下重新满血复活的明证。这为后来隋唐时期丝路贸易的“史诗级繁荣”,铺好了金光大道。

尾声:历史最深的悖论与回响

沮渠蒙逊,这位匈奴族的河西王,他的一生就像凉州旷野的风,暴烈起来能飞沙走石,深沉起来又蕴藏着大地的浑厚。他踩着复仇的烽烟登场,以权谋为矛,以铁腕为盾,在乱世的钢丝绳上硬是走通了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