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河西的独木桥。他是精算人心的冷酷棋手,为登顶不惜设局构陷、牺牲至亲,手段令人脊背发凉;他又是眼光毒辣的“文化风投”,庇护文脉于乱世,大兴佛教于边陲,为后世留下了凿刻在石头上的信仰史诗和流淌在典籍中的智慧长河。
历史的评价总是这么拧巴:《晋书》的“擅雄边塞”与“见利忘义”如同硬币的两面,冰冷地旋转。他统一河西的功业,像戈壁滩上巍然矗立的烽燧,坚实而耀眼;而他道德账簿上的赤字,也如同沙砾般无法抹去。然而,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千年的风沙,回望那个文明火种在寒风中摇曳欲熄的年代,正是沮渠蒙逊治下的北凉,如同一艘坚固的方舟,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奇迹般地守护住了汉魏典籍的余烬,滋养了佛教艺术的奇葩,重燃了丝路交流的篝火。
他的故事,是铁血与文脉在河西走廊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次惊险共生,提醒着后来者:历史的判卷,从来拒绝简单的非黑即白。有时,最粗粝的乱世之手,在拨弄权谋的冰冷算珠时,竟也会在不经意间,为人类文明的星河,捧起一颗温润而璀璨的明珠。这,或许就是沮渠蒙逊留给历史最深的悖论与回响。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匈奴贵胄起西州,天象龙纹射斗牛。
夜猎韬光销吕忌,兰山歃血裂金瓯。
鹰扬虎视怀奇策,剑啸笳鸣动戍楼。
卅载风霜凝霸业,祁连朔漠骨横秋。
有词《破阵子》,咏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纵横河西旧事:
星象暗藏甲胄,匈奴自统貔貅。
笑把龙韬沉酒瓮,怒借兰山誓血流。
河西铸鼎秋。
鹰隼九巡朔漠,剑光三照凉州。
马踏敦煌收卅郡,魂断祁连恨未休。
风嘶万骨丘。
又有词《鞓红》,全词(并序)如下:
序:匈奴枭雄沮渠蒙逊,裂河西以称王,凿佛窟而寄魄。然霸业未冷,已见拓跋铁骑压境;佛灯犹温,难息三子萧墙烽烟。此调非吊孤魂,乃听历史裂帛声——英雄叱咤处,正是天命翻覆时。
始信铜驼荆棘折,祁连雪、寒浸姑臧阙。
佛窟灯枯,河西血热。
匣中剑吼声将绝。
抚膺看、三子争如鹘,指牧犍、掌上残棋劫!
“守吾冢,延吾祚!”声裂帛,目眦裂。
廿载戈鋋终化齑,一川星斗皆明灭。
料身后、胡骑卷尘来,焚城堞!
(尾声)
唯见天梯月冷,霜禽啼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