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小画匠,名动县城
这钱足够在县城边上盖两间敞亮的大瓦房了!娶个媳妇都绰绰有余!
这简直是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
林东也被这个数字砸得心头猛跳了几下,血液都仿佛冲上了头顶。?1\3?x!s!.~n¨e`t·
但他两世为人,这点定力还是有的。他强迫自己冷静,飞快地转着念头。
这价格,肯定有鼓励和人情的成分,毕竟是官方第一次收藏知青的作品,或许还有点政治意义。
但白雪的画,确实画出了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艰苦奋斗、扎根边疆、人定胜天的那股子劲儿,这就是价值!
他侧头看向白雪。
小姑娘彻底懵了,小脸煞白煞白的,嘴巴微张着,像是根本没听懂那个数字代表着什么,或者说,是被吓傻了。
“王馆长,” 林东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上前一步,替还没反应过来的白雪回答道,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太感谢您和文化馆对白雪的认可了!这……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他没有去讨价还价,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更重要的是这份认可的分量。
“我们……我们愿意!愿意由文化馆收藏这幅画!”
“好好好!”王馆长见他们爽快答应,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那就好!那其他这几幅呢?也都很有特色,我们馆里也想一并……”
“王馆长,”林东想了想,打断了他的话,语气诚恳地说道,
“这幅《兴安猎影》,能被文化馆收藏,是白雪的荣幸,我们非常愿意。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
“至于其他的几幅,记录着她在靠山屯的生活点滴,我们想……想先自己留着,做个纪念,以后有机会再说,您看行吗?”
他觉得不能竭泽而渔,得细水长流。而且,也得尊重白雪,这些画对她意义非凡。
王馆长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理解地笑了起来,点了点头:
“理解,完全理解!行!那就先收藏这一幅!手续的事,回头我让财务科的同志跟你们具体办!”
话音刚落,文化馆门口又呼啦啦进来了两个人。
一个脖子上挂着个方方正正的海鸥牌相机,镜头盖都没盖。
另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胳膊下夹着个笔记本,手里捏着支钢笔。
两人径直朝着他们这边走过来。
“同志您好,请问,哪位是白雪同志?”
拿笔记本的年轻人开口问道,语气很急切,带着点职业性的热情。
“我……我就是……”白雪下意识地又往林东身后躲了躲,小声应道。!q\d?h~b_s¢.!c?o,m\
“白雪同志!您好您好!” 年轻人眼睛一亮,热情地伸出手,
“我是《兴安日报》的记者,我叫李明!这位是我们的摄影记者王海同志!”
“我们看了您的画,非常受触动!想对您做个专访,深入报道一下您的事迹和创作历程,您看……方便吗?”
记者?!还要做专访?
李长山激动得胡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嘴巴张了张,愣是没说出话来。
林东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报社动作这么快,这宣传力度可不小!
白雪更是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求助似的看向林东。
林东稳稳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声音温和而坚定:
“小白,这是大好事!让更多人了解你,了解你的画!别怕,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实话实说就行,有我跟叔在呢。”
他又转头对那记者笑道:“李记者是吧?没问题!需要我们怎么配合,您尽管说!我们全力支持!”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了!”
记者李明喜出望外,刷地一下打开笔记本,“白雪同志,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就在这个小小的展厅里。
白雪在林东和李长山的陪伴、鼓励下,磕磕绊绊,却又无比真诚地,回答着记者抛出的一个个问题。
从她小时候怎么喜欢上画画,到下乡后拿起画笔的初衷,
再到创作这些狩猎画的灵感来源,以及对靠山屯这片土地和生活的复杂感受……
旁边的摄影记者王海,则端着那台老式相机,不停地变换角度,“咔嚓!咔嚓!”地按着快门。
镁光灯不时“啪”地闪一下,发出一阵短暂的强光和轻微的“咝咝”声,引得展厅